基于LID的居住场地雨水系统径流量控制方案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1页 |
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2页 |
1.1.1 城市化引发的雨水问题 | 第10-11页 |
1.1.2 传统居住场地雨水系统设计的弊端 | 第11页 |
1.1.3 课题来源 | 第11-12页 |
1.2 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| 第12-14页 |
1.2.1 相关基本概念 | 第12页 |
1.2.2 基本内涵及构成要素 | 第12-14页 |
1.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1 国外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1.3.2 国内研究进展 | 第15-16页 |
1.4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的 | 第16-19页 |
1.4.1 研究对象和范围 | 第16-17页 |
1.4.2 研究目的与意义 | 第17页 |
1.4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4.4 研究方法及特色 | 第19页 |
1.5 本章小结 | 第19-21页 |
第2章 基于LID的场地雨水技术模式探讨 | 第21-37页 |
2.1 设计内容及原则 | 第21-22页 |
2.1.1 设计内容 | 第21页 |
2.1.2 设计原则 | 第21-22页 |
2.2 场地分析与规划 | 第22-27页 |
2.2.1 场地条件分析 | 第22-24页 |
2.2.2 场地规划设计 | 第24-27页 |
2.3 典型绿色基础设施的设计 | 第27-34页 |
2.3.1 下凹绿地 | 第27-28页 |
2.3.2 植被过滤带 | 第28-29页 |
2.3.3 植被浅沟 | 第29-30页 |
2.3.4 雨水花园 | 第30-32页 |
2.3.5 绿色屋顶 | 第32-33页 |
2.3.6 渗透性铺装 | 第33-34页 |
2.4 雨水设施的串联设计 | 第34-35页 |
2.5 雨水径流问题的探讨 | 第35-36页 |
2.5.1 延长径流停留时间 | 第35页 |
2.5.2 雨水排空措施 | 第35-36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3章 雨水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37-47页 |
3.1 研究区域 | 第37-38页 |
3.2 数据监测 | 第38-40页 |
3.2.1 地理数据信息 | 第38页 |
3.2.2 雨量信息数据 | 第38-40页 |
3.3 研究区域概化 | 第40-43页 |
3.3.1 概化原则 | 第40-41页 |
3.3.2 雨水管网概化结果 | 第41-42页 |
3.3.3 子汇水区概化结果 | 第42-43页 |
3.4 模型参数的率定 | 第43-45页 |
3.4.1 参数的设置 | 第43-44页 |
3.4.2 参数的率定 | 第44-45页 |
3.5 模型验证及适用性分析 | 第45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4章 雨水系统方案设计和效益分析 | 第47-61页 |
4.1 方案设计 | 第47-51页 |
4.1.1 措施的比选 | 第47-49页 |
4.1.2 方案设计成果 | 第49-51页 |
4.2 方案的减排效益分析 | 第51-53页 |
4.3 减排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3-55页 |
4.3.1 降雨强度 | 第53-54页 |
4.3.2 串联设计效果分析 | 第54-55页 |
4.4 方案成本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4.1 低影响开发措施 | 第56-57页 |
4.4.2 雨水管网设施 | 第57-58页 |
4.4.3 不同方案成本净年值计算 | 第58页 |
4.5 综合分析 | 第58-59页 |
4.6 设计体系的探讨 | 第59-60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0-61页 |
第5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5.1 结论 | 第61-62页 |
5.2 展望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