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哲学理论论文--历史唯物主义(唯物史观)论文--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论文

齐泽克后意识形态理论研究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一、引言第10-16页
    (一)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(二)国内研究现状第11-13页
    (三)国外研究现状第13-16页
二、意识形态概念的自我挫败第16-24页
    (一)从虚假意识到现实幻象第16-18页
    (二)意识形态的犬儒主义化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犬儒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后意识形态发挥作用的方式:犬儒主义第20-24页
三、叙述性重构:意识形态概念的逻辑第24-34页
    (一)自在的意识形态第24-27页
    (二)自为的意识形态第27-29页
    (三)自在自为的意识形态第29-31页
    (四)意识形态三阶段之间的关系第31-34页
四、意识形态与后意识形态:马克思与齐泽克第34-50页
    (一)意识形态属于思维观念还是社会存在?第34-39页
        1.作为社会意识形式的意识形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“意识形态直接就是社会存在”第35-39页
    (二)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在何处?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1.传统观念中的虚假性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齐泽克对“知”性为基础的意识形态的质疑第40-42页
    (三)意识形态有无历史?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1.社会分工决定着意识形态的发展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作为社会结构的意识形态第44-46页
    (四)批判意识形态是否可能?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1.实践是马克思主义批判意识形态的核心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意识形态具有的不可批判性第47-50页
结语第50-52页
参考文献第52-56页
致谢第56-58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-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初中生积极情绪、自我效能感和自我决定动机的FFI干预
下一篇:五四时期主要社会思潮的传播及当代启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