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5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| 第9-12页 |
1.2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| 第12-13页 |
1.3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5-31页 |
2.1 国外信用评级文献述评 | 第15-20页 |
2.1.1 “发行人付费”与“投资人付费”的模式之争 | 第15-18页 |
2.1.2 竞争与垄断的效率优劣 | 第18页 |
2.1.3 信用评级对金融资产价格的影响 | 第18-19页 |
2.1.4 信用评级失准的原因 | 第19-20页 |
2.2 国内信用评级文献述评 | 第20-27页 |
2.2.1 发展评级行业的意义 | 第21-22页 |
2.2.2 信用评级对融资成本的影响 | 第22-24页 |
2.2.3 信用评级质量评估 | 第24-27页 |
2.3 资产评估发展新方向探索 | 第27-28页 |
2.3.1 从“评估”到“评价” | 第27页 |
2.3.2 资产证券化需要资产评估 | 第27-28页 |
2.3.3 基础资产评估难题待解 | 第28页 |
2.4 国内外研究的主要特点及未解决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第三章 理论框架 | 第31-37页 |
3.1 信用评级是否夸大了资产的真实价值 | 第31-32页 |
3.1.1 持续经营与破产清算条件下的企业价值差异 | 第31-32页 |
3.1.2 发起人如何从出售基础资产中获益 | 第32页 |
3.2 信用评级影响证券发行利率的路径 | 第32-35页 |
3.2.1 公开信息同时影响信用评级与发行利率 | 第33-34页 |
3.2.2 信用评级通过公开信息影响发行利率 | 第34-35页 |
3.2.3 发行利率同时受公开信息和信用评级的影响 | 第35页 |
3.3 信用评级给市场提供的信息 | 第35-37页 |
第四章 实证检验 | 第37-63页 |
4.1 公司债券 | 第37-50页 |
4.1.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4.1.2 描述性统计 | 第38-41页 |
4.1.3 实证结果 | 第41-50页 |
4.2 资产支持证券 | 第50-62页 |
4.2.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50-51页 |
4.2.2 描述性统计 | 第51-55页 |
4.2.3 实证结果 | 第55-62页 |
4.3 孰重孰轻 | 第62-63页 |
第五章 结论和政策建议 | 第63-65页 |
5.1 主要结论 | 第63页 |
5.2 政策建议 | 第63-6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5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