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安全保密论文

基于用户行为特征的手机端身份识别研究

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1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相关研究现状第10-12页
    1.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-14页
第2章 相关知识综述第14-29页
    2.1 生物识别技术第14-18页
    2.2 基于行为特征的生物识别第18-21页
    2.3 支持向量机(SVM)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线性可分支持向量机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非线性支持向量机第23-24页
    2.4 单类支持向量机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支持向量机数据描述算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单类支持向量机算法第26-27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7-29页
第3章 基于数字密码输入特征的身份识别实现第29-40页
    3.1 输入特征信息第29-31页
    3.2 输入特征分析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时间特征的有效性验证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压力特征的有效性验证第32-33页
    3.3 数字密码选取第33页
    3.4 特征数据采集第33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应用程序开发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数据采集过程第35-38页
    3.5 输入特征提取与处理第38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8-40页
第4章 基于触控滑动手势特征的身份识别实现第40-49页
    4.1 设计思想第40-41页
    4.2 触控滑动手势特征信息第41-43页
    4.3 手势特征数据采集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应用程序开发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手势数据采集流程第44-45页
    4.4 特征的提取与处理第45-47页
    4.5 滑动手势特征数据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8-49页
第5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9-57页
    5.1 实验环境和测评指标第49-50页
    5.2 OCSVM核函数选择第50-52页
    5.3 算法对比实验第52-53页
    5.4 分析测试数据量对FAR和FRR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5.5 本文实验结果与相关文献的比较第55-57页
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7-59页
    6.1 研究工作总结第57-58页
    6.2 未来研究内容展望第58-59页
参考文献第59-61页
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-62页
致谢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
下一篇:基于Spark的社区发现和关键人物挖掘算法的研究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