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25页 |
1.1 选题缘由 | 第9-11页 |
1.1.1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意义显著 | 第9页 |
1.1.2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存在不足 | 第9-10页 |
1.1.3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有待深化 | 第10-11页 |
1.2 选题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1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3 文献综述 | 第12-22页 |
1.3.1 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2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| 第15-19页 |
1.3.3 国内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| 第19-22页 |
1.4 研究方案 | 第22-25页 |
1.4.1 研究目标 | 第22-23页 |
1.4.2 研究思路 | 第23页 |
1.4.3 创新之处 | 第23-24页 |
1.4.4 研究方法 | 第24-25页 |
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| 第25-31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5-28页 |
2.1.1 教学设计 | 第25页 |
2.1.2 翻转课堂 | 第25-26页 |
2.1.3 古诗词 | 第26-27页 |
2.1.4 古诗词教学 | 第27-28页 |
2.2 理论基础 | 第28-31页 |
2.2.1 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 | 第28-29页 |
2.2.2 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| 第29-30页 |
2.2.3 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理论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翻转课堂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的价值 | 第31-44页 |
3.1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 | 第31-35页 |
3.1.1 现状描述 | 第31-34页 |
3.1.2 归因分析 | 第34-35页 |
3.2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9页 |
3.2.1 案例呈现 | 第35-37页 |
3.2.2 案例分析 | 第37-39页 |
3.3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优点 | 第39-44页 |
3.3.1 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自主性 | 第39-41页 |
3.3.2 拓展教师古诗词教学空间 | 第41-44页 |
第4章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型 | 第44-61页 |
4.1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| 第44-50页 |
4.1.1 自主性原则 | 第44-45页 |
4.1.2 针对性原则 | 第45页 |
4.1.3 开放性原则 | 第45-47页 |
4.1.4 循序渐进原则 | 第47-49页 |
4.1.5 情感体验原则 | 第49-50页 |
4.2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 | 第50-61页 |
4.2.1 课前设计 | 第52-55页 |
4.2.2 课中设计 | 第55-57页 |
4.2.3 课后设计 | 第57-61页 |
第5章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 | 第61-81页 |
5.1 课前设计方案 | 第61-71页 |
5.1.1 课前达成目标设计 | 第61-64页 |
5.1.2 课前微课设计 | 第64-67页 |
5.1.3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| 第67-71页 |
5.2 课中教学设计方案 | 第71-79页 |
5.2.1 课中教学目标设计 | 第71-72页 |
5.2.2 课中教学流程设计 | 第72-79页 |
5.3 课后设计方案 | 第79-81页 |
5.3.1 课后拓展设计 | 第79页 |
5.3.2 课后反思设计 | 第79-81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1-84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81-82页 |
6.2 研究反思 | 第82-83页 |
6.3 研究展望 | 第83-8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4-86页 |
附录一“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”调查问卷(学生卷) | 第86-88页 |
附录二“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现实情况”教师访谈提纲 | 第88-89页 |
致谢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