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社会科学总论论文--社会学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文教、卫生论文

亚文化视角下90后“丧文化”的风格及其意义--基于社会学的调查与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引言第10-15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3-15页
2 文献综述第15-22页
    2.1 “丧文化”相关研究第15-16页
    2.2 青年亚文化相关研究第16-19页
    2.3 代际问题相关研究第19-22页
3 “丧文化”生成的社会语境分析第22-30页
    3.1 “丧文化”概念界定第22-24页
    3.2 转型社会语境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3.3 风险社会语境分析第26-28页
    3.4 网络社会语境分析第28-30页
4 “丧文化”的风格建构第30-40页
    4.1 形象建构:颓废、无力第30-32页
    4.2 行为建构:“晒丧”、佛系生活第32-35页
    4.3 行话建构:以自嘲解构“成功学”第35-37页
    4.4 风格的生成:拼贴、同构第37-40页
5 “丧文化”风格的意义第40-47页
    5.1 自我保护的策略第40-43页
    5.2 通过亚文化资本,争取话语权第43-45页
    5.3 群体认同的建构第45-47页
6 结语:问题与思考第47-51页
    6.1 抵抗与放弃抵抗:“丧文化”的矛盾及其局限性第47-48页
    6.2 “丧文化”风格的背后:90后犬儒化倾向思考第48-49页
    6.3 主流文化与“丧文化”关系思考第49-51页
7 参考文献第51-55页
8 附录第55-60页
作者简历第60页

论文共6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赋权视角下困境家庭青少年抗逆力的小组工作介入研究
下一篇:空间与政治:岳庙文化的景观人类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