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先秦哲学(~前220年)论文--道家论文--庄子(庄周,公元前369~前286年)论文

“本体—功夫”视域下的《庄子》“本真”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3-5页
Abstract第5页
绪言第8-17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第8-11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综述第11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《庄子》中“真”与“本真”概念的研究状况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方法与视角第14-16页
    第三节 本文思路第16-17页
第一章 道与本真第17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庄子的道论第17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老庄对道的含义的升华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道作为本原和本体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道德第19-21页
    第二节 知与真知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能知的差别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知的四种区分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超越“有物”之境第23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排谴是非第24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先秦是非之争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成心然后有是非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是非的相对性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是非对道的亏损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超越是非第28-29页
    第四节 本真的内涵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万物与本真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与本真第30-31页
第二章 实现“本真”的功夫第31-49页
    第一节 以“气”为对象的功夫第32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气”的层次第32-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功夫方法:“守”与“合”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功夫之效用:游乎天地之一气第38页
    第二节 以“神”为对象的功夫第38-4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神”与“全神”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功夫方法:“忘”与“凝”第43-4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功夫之效用:真人之知第47-49页
第三章 庄子“本真”思想对内丹学的影响第49-53页
    第一节 对本真的认识第49-51页
    第二节 功夫原则第51-53页
结语第53-55页
参考文献第55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尼采对哲学史的诠释与批判
下一篇:卡西尔早期认识论:先验方法和关系理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