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1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2-21页 |
1 番鸭呼肠孤病毒 | 第12-16页 |
1.1 番鸭呼肠孤病毒病简介 | 第12页 |
1.2 病原学 | 第12-13页 |
1.3 流行病学 | 第13页 |
1.4 病理变化 | 第13-14页 |
1.5 分子生物学研究 | 第14-16页 |
2 水禽H9亚型流感病毒 | 第16-21页 |
2.1 水禽H9亚型流感病毒简介 | 第16-17页 |
2.2 病原学 | 第17-18页 |
2.3 流行病学 | 第18页 |
2.4 病理变化与诊断 | 第18-21页 |
第一章 MDRV和H9AIV协同感染对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| 第21-28页 |
摘要 | 第21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1-24页 |
1.1 病毒株 | 第21页 |
1.2 试验动物 | 第21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21-22页 |
1.4 常用试剂配制 | 第22页 |
1.5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2页 |
1.6 试验番鸭饲养 | 第22页 |
1.7 试验设计 | 第22-23页 |
1.8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| 第23-24页 |
1.9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24页 |
2 结果 | 第24-26页 |
2.1 番鸭血液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| 第24-25页 |
2.2 番鸭法氏囊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| 第25页 |
2.3 番鸭脾脏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变化 | 第25-26页 |
3 分析与讨论 | 第26-27页 |
3.1 关于MDRV和H9 AIV的免疫抑制 | 第26-27页 |
3.2 探讨MDRV、H9AIV协同感染对番鸭B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| 第27页 |
4. 结论 | 第27-28页 |
第二章 MDRV和H9AIV协同感染对淋巴单核类细胞数量和B细胞比率的影响 | 第28-39页 |
摘要 | 第28页 |
1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33页 |
1.1 病毒与抗体 | 第28-29页 |
1.2 试验动物 | 第29页 |
1.3 主要试剂 | 第29页 |
1.4 常用试剂配制 | 第29页 |
1.5 主要仪器设备 | 第29页 |
1.6 试验番鸭的饲养 | 第29页 |
1.7 试验设计 | 第29页 |
1.8 淋巴细胞悬液的制备 | 第29-30页 |
1.9 B淋巴细胞数量测定 | 第30-33页 |
1.10 番鸭血液与免疫器官淋巴单核类细胞数量的检测 | 第33页 |
1.11 免疫器官指数测定 | 第33页 |
1.12 数据统计分析 | 第33页 |
2 结果 | 第33-37页 |
2.1 番鸭血液B淋巴细胞比率的变化 | 第33-35页 |
2.2 番鸭人工感染后血液和免疫器官淋巴单核类细胞数量的变化 | 第35-36页 |
2.3 免疫器官指数的变化 | 第36-37页 |
3 分析与讨论 | 第37-38页 |
4 结论 | 第38-39页 |
第三章 MDRV和H9 AIV协同感染对流感灭活疫苗抗体效价的影响 | 第39-46页 |
摘要 | 第39页 |
1 材料和方法 | 第39-42页 |
1.1 病毒株 | 第39页 |
1.2 疫苗 | 第39-40页 |
1.3 试剂 | 第40页 |
1.4 试验动物 | 第40页 |
1.5 试验设计 | 第40页 |
1.6 1%红细胞悬液的制备 | 第40页 |
1.7 微量血凝抑制(HI)试验 | 第40-42页 |
2 结果 | 第42-44页 |
2.1 健康对照鸭流感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的变化 | 第42页 |
2.2 H9 AIV感染鸭流感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的变化 | 第42页 |
2.3 MDRV感染鸭流感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的变化 | 第42-43页 |
2.4 MDRV和H9 AIV协同感染对流感疫苗HI抗体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3 分析与讨论 | 第44-45页 |
4. 结论 | 第45-4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6-50页 |
附录1:常用试剂配制 | 第50-53页 |
附录2:主要仪器设备 | 第53-54页 |
致谢 | 第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