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创新点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6页 |
1.1 认知无线网络概念 | 第12-19页 |
1.1.1 认知无线电概念 | 第15-16页 |
1.1.2 认知无线网络概念,功能,特点 | 第16-17页 |
1.1.3 认知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| 第17-19页 |
1.2 认知无线网络研究现状 | 第19-21页 |
1.3 本文研究问题的背景与研究意义 | 第21-22页 |
1.4 本文的工作及结构安排 | 第22-24页 |
1.5 本文创新点和特色 | 第24-25页 |
1.6 本章小结 | 第25-26页 |
第二章 认知无线网络安全现状与问题 | 第26-37页 |
2.1 现有无线网络面临的安全问题 | 第26-29页 |
2.2 认知无线网络安全问题 | 第29-33页 |
2.2.1 认知无线网络的特点 | 第29-30页 |
2.2.2 认知无线网络的安全问题 | 第30-33页 |
2.3 研究现状 | 第33-35页 |
2.4 本文的解决思路 | 第35-36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三章 认知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 | 第37-51页 |
3.1 相关知识 | 第37-39页 |
3.1.1 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基本概念 | 第37-38页 |
3.1.2 贝叶斯分类算法 | 第38页 |
3.1.3 基于案例的推理 | 第38-39页 |
3.2 现有的网络安全体系架构分析 | 第39-42页 |
3.2.1 第三代移动通信安全体系 | 第39-40页 |
3.2.2 802.16 安全体系 | 第40-41页 |
3.2.3 802.22 安全体系 | 第41-42页 |
3.3 基于认知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 | 第42-50页 |
3.3.1 基于认知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主要特点 | 第43-44页 |
3.3.2 基于认知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主要功能 | 第44-46页 |
3.3.3 基于认知网络的安全体系结构安全机制分析 | 第46-50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动态频谱感知决策安全协议框架 | 第51-66页 |
4.1 密码学基础 | 第51-54页 |
4.1.1 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 | 第51-52页 |
4.1.2 加密技术 | 第52-53页 |
4.1.3 数字签名技术 | 第53页 |
4.1.4 Hash 函数 | 第53-54页 |
4.1.5 消息验证码 (MAC) | 第54页 |
4.2 认知无线网络模型 | 第54页 |
4.3 频谱感知安全威胁和对策 | 第54-57页 |
4.4 频谱感知安全协议框架 | 第57-62页 |
4.4.1 框架初始化 | 第58-59页 |
4.4.2 加入认知网络 | 第59-60页 |
4.4.3 发送感知数据和广播决策 | 第60-61页 |
4.4.4 与新基站之间的交互 | 第61-62页 |
4.4.5 密钥更新 | 第62页 |
4.5 频谱感知安全协议框架安全性分析 | 第62-65页 |
4.5.1 安全性分析 | 第62-64页 |
4.5.2 性能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6 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五章 认知无线网络节点信誉模型研究 | 第66-80页 |
5.1 信誉模型问题分析 | 第66-68页 |
5.2 认知无线网络节点信誉模型组成 | 第68-70页 |
5.3 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 | 第70-71页 |
5.4 信誉模型更新规则 | 第71-76页 |
5.4.1 初始信誉关系创建 | 第72-74页 |
5.4.2 节点加入更新规则 | 第74-76页 |
5.4.3 节点离开更新规则 | 第76页 |
5.5 仿真实验与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6 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第六章 认知无线网络身份认证协议研究 | 第80-96页 |
6.1 IEEE802.22 WRAN 网络结构 | 第80-81页 |
6.2 认知网络的切换和重新认证 | 第81页 |
6.3 身份认证模型 | 第81-86页 |
6.3.1 预共享密钥身份认证(EAP-SIM) | 第82-83页 |
6.3.2 中心服务器身份认证(EAP-TTLS) | 第83-85页 |
6.3.3 两种机制的比较 | 第85-86页 |
6.4 基于位置信息的身份认证协议 | 第86-95页 |
6.4.1 圆盘数据凭据 | 第86-87页 |
6.4.2 身份认证协议描述 | 第87-90页 |
6.4.3 安全分析 | 第90-94页 |
6.4.4 性能和功能分析 | 第94-95页 |
6.5 本章小结 | 第95-96页 |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96-9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9-107页 |
在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项目 | 第107-108页 |
致谢 | 第108-109页 |
附件 | 第109-11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