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--工程地质学论文--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--地面沉降论文

水平煤层开采引起地面沉陷预测及控制效果研究--以府谷矿区西王寨煤矿为例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矿山开采引起沉陷预测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煤矿治理的研究现状第13-14页
    1.4 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第14-16页
第二章 研究区域的基本情况第16-29页
    2.1 自然地理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位置及气候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形地貌及水文第16页
    2.2 地层岩性第16-21页
    2.3 地质构造及地震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水文地质条件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地表水发育情况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含水层水文地质特征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隔水层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构造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地下水的动态特征及补给、径流、排泄条件第25-26页
    2.5 煤层特征及赋存条件第26-28页
    2.6 煤层开采方式及开采技术指标第28-29页
第三章 水平煤层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基本特征及控制技术第29-36页
    3.1 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基本特征第29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地表移动和变形情况的参数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形成及一般规律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影响因素第31-34页
    3.2 开采引起地面沉陷防治技术第34-36页
第四章 近水平煤层采空引起地面沉陷预测第36-66页
    4.1 概述第36-37页
    4.2 概率积分法第37-5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原理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式的建立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走向主断面最大变形值计算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走向主断面地表移动与变形曲线第43-50页
    4.3 开采引起地面沉陷的 ANSYS 数值模拟第50-6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概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ANSYS 的基本原理及分析步奏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非线性问题在 ANSYS 中的实现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物理模型的建立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6 求解控制选择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7 边界条件及荷载求解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8 求解及结果处理第61-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9 计算结果分析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0 计算结果对比分析第64-66页
第五章 地面沉陷控制方案选择与效果分析第66-83页
    5.1 概述第66页
    5.2 地面沉陷控制技术第66-68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地面沉陷控制技术概述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控制技术的选取第67-68页
    5.3 采空区的充填控制效果分析第6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充填控制效果数值分析第68-7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充填治理的力学解释第71-79页
    5.4 边界加固分析第79-8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81-83页
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第83-84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83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83-84页
参考文献第84-86页
致谢第86页

论文共8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瓦窑堡油田城区井区延长组长4+5、长6油层储层研究
下一篇:基于3G和GIS的警车调度指挥系统终端机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