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中国哲学论文--明代哲学(1368~1644年)论文--黄绾(1477~1551年)论文

黄绾思想研究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目录第8-10页
绪论第10-15页
1 黄绾其人第15-37页
    1.1 生平、著述及学术渊源第15-20页
    1.2 历史上对黄绾的评价第20-33页
    1.3 黄绾与王阳明的交往第33-37页
2 “大礼议事件”与黄绾的政治主张第37-51页
    2.1 大礼议事件与阳明学派的主张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大礼议中争论双方的不同观点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阳明及其弟子的议礼倾向第39-42页
    2.2 黄绾的大礼议主张及其思想第42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黄绾在大礼议中的作为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黄绾在大礼议中的理论主张第45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黄绾议礼发挥的作用第48-51页
3 黄绾对王阳明良知理论的解读第51-65页
    3.1 黄绾早年“克己去私”的理学工夫论第51-52页
    3.2 黄绾对王阳明良知理论的解读与推崇第52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对阳明良知的解读和推崇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良知的发展:独知论第54-56页
    3.3 黄绾对慎独论的解读第56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“慎独”的基本涵义及阳明的解读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黄绾对“慎独”思想的诠释第60-65页
4 黄绾的“艮止执中”思想及对王门后学的纠正第65-84页
    4.1 王门后学近禅化与黄绾的“艮止执中说”第65-68页
    4.2 黄绾对“艮止执中”的诠释第68-74页
    4.3 “艮止执中”的工夫落实及对王门后学的纠正第74-77页
    4.4 黄绾对王阳明格物致知工夫论的改造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对阳明良知理论的怀疑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对格物致知论的改造第79-8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对阳明和朱熹格物论的综合与发展第81-84页
5 黄绾新道统论第84-96页
    5.1 道统论的产生和发展第84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韩愈提出的道统论第85-8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宋儒对道统论的肯定和发展第86-89页
    5.2 黄绾的新道统论第89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黄绾对宋儒道统论的批评第89-91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黄绾艮止执中新道统论的提出第91-93页
    5.3 黄绾新道统论的目的和意义第93-96页
结语第96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1页
附录 黄绾年表第101-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含参变量非线性方程求解方法及其在水力计算中的应用
下一篇:负压联合局部给氧治疗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进行性坏死的实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