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变形破碎岩体中锚杆的支护作用及应用技术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锚杆作用机理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大变形破碎岩体的定义 | 第12-13页 |
·隧道围岩大变形支护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·研究内容、手段及技术路线 | 第14-16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锚杆的力学机制分析 | 第16-32页 |
·锚杆的种类及其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锚杆的含义 | 第16页 |
·锚杆的种类及其特征 | 第16-17页 |
·锚杆的支护基本理论 | 第17-22页 |
·传统锚杆支护理论 | 第18-20页 |
·锚杆支护理论的新发展 | 第20-22页 |
·锚杆的作用力分析 | 第22-28页 |
·锚杆失效类型 | 第22页 |
·锚杆的作用力分析 | 第22-25页 |
·锚杆承载能力的计算 | 第25-28页 |
·锚杆的作用力对锚固体力学性质的影响 | 第28-31页 |
·锚固体内聚力的变化 | 第28-29页 |
·锚固体内摩擦角的变化 | 第29页 |
·锚固体横向抗压强度的变化 | 第29-30页 |
·锚固体抗弯强度的变化 | 第30-31页 |
·锚固体变形模量的变化 | 第3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3章 大变形破碎岩体力学机制分析 | 第32-49页 |
·大变形隧道的分类及变形特征 | 第32-35页 |
·工程实例 | 第32-33页 |
·变形破坏特征 | 第33-34页 |
·大变形隧道的分类 | 第34-35页 |
·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的机制分析 | 第35-37页 |
·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的工程特征 | 第35页 |
·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的破坏机理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隧道发生挤压性围岩大变形的影响因素 | 第36-37页 |
·围岩稳定力学状态分析 | 第37-47页 |
·考虑软化的大变形破碎岩体的解析分析 | 第37-40页 |
·大变形破碎岩体的FLAC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0-47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第4章 锚杆在大变形破碎岩体中数值模拟分析 | 第49-66页 |
·锚杆的数值模拟方法 | 第49-51页 |
·现有数值分析方法模拟锚杆支护存在的问题 | 第49-50页 |
·几种数值模拟软件的锚杆模拟比较 | 第50-51页 |
·显式有限差分法FLAC中锚索(Cable)单元 | 第51-54页 |
·锚索(Cable)单元力学性能 | 第52-53页 |
·锚索(Cable)单元的参数 | 第53-54页 |
·锚杆在大变形破碎岩体中数值模拟分析 | 第54-65页 |
·计算模型 | 第54-55页 |
·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55页 |
·计算方案 | 第55-56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56-64页 |
·大变形破碎岩体中锚杆作用机理分析 | 第64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第5章 工程实例应用分析 | 第66-80页 |
·锚杆在乌鞘岭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| 第66-67页 |
·工程地质概况 | 第66页 |
·隧道大变形特征 | 第66-67页 |
·锚杆的应用分析 | 第67页 |
·隧道大变形的控制技术 | 第67-70页 |
·隧道穿越大变形破碎岩体的施工力学行为研究 | 第70-76页 |
·模型的建立 | 第70-71页 |
·参数的选取 | 第71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71-76页 |
·数值模拟结果与监控量测数据对比分析 | 第76-78页 |
·隧道变形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7页 |
·锚杆轴力对比分析 | 第77-78页 |
·有限差分软件数值模拟存在的问题 | 第7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78-80页 |
结论及展望 | 第80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