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1.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| 第10-13页 |
1.2.1 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1.2.2 我国质量安全管理现状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研究内容和思路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风险及风险管理内涵 | 第14-26页 |
2.1 风险管理论述 | 第14-15页 |
2.1.1 风险管理论述 | 第14页 |
2.1.2 风险管理涵义 | 第14-15页 |
2.2 风险管理的方法与实施 | 第15-26页 |
2.2.1 风险辨识 | 第15-16页 |
2.2.2 风险估计 | 第16-18页 |
2.2.3 风险评价 | 第18-22页 |
2.2.4 风险应对 | 第22-24页 |
2.2.5 风险监控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工程项目质量控制 | 第26-35页 |
3.1 质量与质量管理的含义 | 第26-27页 |
3.1.1 工程项目质量 | 第26页 |
3.1.2 工程质量控制 | 第26-27页 |
3.2 施工质量控制的依据 | 第27-28页 |
3.2.1 国家法律法规及合同 | 第27页 |
3.2.2 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技术法规 | 第27-28页 |
3.2.3 业主方面的特殊要求 | 第28页 |
3.3 施工质量风险的控制 | 第28-31页 |
3.3.1 人的控制 | 第29页 |
3.3.2 材料质量的控制 | 第29-30页 |
3.3.3 方法的控制 | 第30页 |
3.3.4 施工机械设备选用的控制 | 第30页 |
3.3.5 环境因素的控制 | 第30-31页 |
3.4 全面质量管理 | 第31-35页 |
3.4.1 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 | 第31-32页 |
3.4.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| 第32页 |
3.4.3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 | 第32-33页 |
3.4.4 全面质量管理的工作流程-PDCA 循环法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地铁换乘车站施工风险的识别与分析 | 第35-49页 |
4.1 工程概况 | 第35-38页 |
4.1.1 工程位置及范围 | 第35页 |
4.1.2 明挖部分设计概况 | 第35-36页 |
4.1.3 暗挖部分设计概况 | 第36-38页 |
4.1.4 附属结构设计概况 | 第38页 |
4.2 工程特点分析 | 第38-39页 |
4.3 换乘车站施工中的风险与分析 | 第39-49页 |
4.3.1 施工风险的孕险环境 | 第40-41页 |
4.3.2 施工风险的致险因子 | 第41-47页 |
4.3.3 换乘车站施工的主要风险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某换乘车站施工质量控制与风险的防范 | 第49-61页 |
5.1 施工现场管理 | 第49-52页 |
5.1.1 施工接口协调措施 | 第49-51页 |
5.1.2 施工总平面布置及说明 | 第51-52页 |
5.2 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| 第52-55页 |
5.2.1 对管线和临近建(构)筑物的监测和保护 | 第52页 |
5.2.2 对地下渗漏水及暴雨的防护 | 第52-53页 |
5.2.3 车站节点处基坑加固处理 | 第53页 |
5.2.4 矿山法隧道施工质量安全控制 | 第53-54页 |
5.2.5 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深基坑开挖施工安全 | 第54-55页 |
5.2.6 防水施工 | 第55页 |
5.3 换乘车站施工风险应急预案 | 第55-61页 |
5.3.1 应急组织管理机构及职责 | 第56页 |
5.3.2 应急处理程序 | 第56页 |
5.3.3 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及应对措施 | 第56-57页 |
5.3.4 建立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| 第57-61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1-62页 |
6.1 结论 | 第61页 |
6.2 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5页 |
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