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1页 |
1 导言 | 第11-15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11页 |
·文献综述 | 第11-14页 |
·文章结构 | 第14-15页 |
2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的建立与发展 | 第15-26页 |
·房利美和早期建立二级市场的尝试(30年代-50年代) | 第15-17页 |
·二级市场的证券化变革与发展 | 第17-23页 |
·二级抵押贷款市场证券化的背景 | 第17页 |
·二级机构的建立和证券化发展(60年代-90年代) | 第17-21页 |
·证券化的推动力 | 第21-22页 |
·证券化对抵押贷款市场的影响 | 第22-23页 |
·二级市场的第二次变革:信息技术冲击(1990至今) | 第23-26页 |
3 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二级市场 | 第26-37页 |
·美国住宅抵押贷款一级市场上的贷款 | 第26-29页 |
·抵押贷款支持证券 | 第29-33页 |
·单一级别证券与多重级别证券 | 第29-31页 |
·政府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Agency MBS)与私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(Private-Label Securities,PLS) | 第31-33页 |
·二级市场的参与者 | 第33-37页 |
·贷款发放机构(Originator) | 第33-34页 |
·收款服务商(Servicer) | 第34页 |
·打包商(Pooler) | 第34-35页 |
·MBS担保和保险机构 | 第35页 |
·证券交易商(Dealer) | 第35页 |
·投资者(Investor) | 第35-37页 |
4 二级市场的政府补贴 | 第37-45页 |
·政府支持与补贴 | 第37-39页 |
·补贴的界定 | 第39-40页 |
·补贴的分配 | 第40-42页 |
·补贴的负面影响 | 第42-43页 |
·补贴的变化与限制 | 第43-45页 |
5 两房的监管框架 | 第45-52页 |
·早期的监管框架:OFHEO与HUD | 第45-47页 |
·监管框架及改革 | 第47-50页 |
·独立机构还是行政分支? | 第47-48页 |
·监管机构的资金来源 | 第48页 |
·监管对象 | 第48页 |
·新业务活动批准权 | 第48-49页 |
·资本金要求 | 第49页 |
·强制执行权 | 第49-50页 |
·新监管框架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