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金属学与热处理论文--金属材料论文--钢论文--钢的组织与性能论文

1200 MPa级低合金复相钢的组织多尺度细化与性能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-24页
    1.1 钢铁材料的韧化、塑化及组织设计方法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强钢的多相、亚稳、多尺度设计法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高强钢韧化及塑化机制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低合金钢中的残余奥氏体及其作用第13-14页
    1.2 低碳低合金高强度复相钢研究现状第14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贝氏体和马氏体低合金高强度钢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贝氏体/奥氏体(B/A)高强度复相钢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马氏体/奥氏体(M/A)高强度复相钢第17-23页
    1.3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和内容第23-24页
第二章 材料设计及试验方法第24-34页
    2.0 低碳低合金复相高强钢的成分设计第24-25页
    2.1 复相高强钢的组织调控热理工艺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B/A 复相钢的热机械轧制(TMCP)-低温回火热处理工艺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M/A 复相钢的淬火-分配(Q-P)热处理工艺第25-28页
    2.2 工艺试验设备 Gleeble3500 系统第28-29页
    2.3 显微组织表征方法与设备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原子力显微镜(AFM)观察与分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电子背散射衍射(EBSD)观察与分析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残余奥氏体的 X 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30页
    2.4 性能测试方法与设备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纳米压痕测试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示波冲击测试第32-34页
第三章 亚稳复相钢微观组织细化的多尺度分析第34-44页
    3.1 B/A 及 M/A 残余奥氏体的含量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B/A 试样残余奥氏体分数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M/A 试样残余奥氏体分数第34-35页
    3.2 亚结构特征与细化的 AFM 显微分析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B/A 复相组织的 AFM 观察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M/A 复相组织的 AFM 观察第36-38页
    3.3 大角度晶粒特征与细化的 EBSD 分析第38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B/A 及 M/A 复相组织的 EBSD 观察第38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等效晶粒直径的测量与分析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晶界特征分析第41-43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第四章 亚稳复相钢强塑性的纳米压痕力学分析第44-55页
    4.1 亚稳复相组织组成物的纳米压痕硬度及弹性模量测试第44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B/A 复相组织组成物的纳米压痕测试结果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M/A 复相组织组成物的纳米压痕测试结果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B/A 及 M/A 复相组织组成的物硬度及弹性模量对比分析第48-49页
    4.2 亚稳复相组织组成物的加工硬化行为分析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B/A 复相组织组成物加工硬化行为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M/A 复相组织组成物加工硬化行为分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复相组织中残余奥氏体增塑效果对比分析第53-54页
    4.3 本章小结第54-55页
第五章 亚稳复相钢的动态冲击韧性分析第55-63页
    5.1 示波冲击结果第56-58页
    5.2 动态断裂韧度计算第58-59页
    5.3 冲击断口形貌第59-60页
    5.4 分析与讨论第60-6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结论第63-65页
参考文献第65-72页
在学研究成果第72-73页
致谢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卷烟智能分拣系统协同优化策略研究与仿真分析
下一篇:矿用应急电源的研究与开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