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职业技术教育论文--学校管理论文

成都市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分析

摘要第1-6页
Abstract第6-11页
1 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-14页
2 文献综述第14-30页
   ·职业生涯规划概述第14-17页
     ·职业生涯定义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职业生涯规划定义第15-17页
   ·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第17-21页
     ·帕森斯人职匹配理论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霍兰德职业性向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·职业锚理论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职业发展阶段理论第20-21页
   ·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第21-28页
     ·国内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与现状研究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国外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研究第25-28页
   ·高等职业教育特殊性与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28-30页
     ·培养目标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28-29页
     ·课程设置的特殊性要求学生必须有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第29页
     ·培养模式的特殊性为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支持第29-30页
3 研究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30页
     ·文献分析法第30页
     ·问卷调查法第30页
   ·研究框架第30-32页
4 成都市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现状第32-37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机构设置第32-33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主要形式第33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开设时间第33-34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举行职业生涯规划讲座的周期第34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主要内容第34-35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关于学生专业与性格不相符的处理第35-36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有待提高的能力第36-37页
5 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问题分析第37-55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37-38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与现状第38-46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掌握第38-40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兴趣与所学专业的结合第40-43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需求与作用第43-45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具体情况第45-46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院校目前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评价第46-52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有关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讲座的认同第46-50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服务的满意度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具体知识的需求第51-52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的岗位胜任程度分析第52-55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从事岗位的技能要求清楚程度第52-53页
  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对未来岗位的胜任能力第53-55页
6 研究结论与建议第55-63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调研的小结第55-57页
     ·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指导师资力量不够第55页
     ·高职院校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的措施力度不够第55页
     ·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体系化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·部分高职院校对学生专业与性格不相符重视不够第56页
     ·学生在综合素质方面有待提高第56-57页
   ·成都市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问题分析小结第57-59页
     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掌握较少第57页
     ·学生兴趣与所学专业的相符度不高第57页
     ·不同年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知识的需求不同第57-58页
     ·大多数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"做过,但没有仔细想"第58页
     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讲座并不十分"青睐"第58页
     ·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服务的满意度并不高第58页
     ·大部分学生对未来岗位技能要求没有信心第58-59页
   ·提高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建议第59-63页
     ·指导学生认清自我,从"知己"做起第59页
     ·指导学生塑造自我,提升职业素质第59-60页
     ·妥善安排相关讲座,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第60页
     ·开展职业咨询,拓宽辅导途径第60-61页
     ·加强职业指导培训,孵化专业化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第61页
     ·建立和拓展实习基地,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第61-62页
     ·加大各方管理强度,完善指导服务体系第62-63页
参考文献第63-66页
附录第66-71页
 附录一 调查问卷第66-68页
  调查问卷1第66-67页
  调查问卷2第67-68页
 附录二 图表附录第68-71页
  图附录第68-69页
  表附录第69-71页
致谢第71页

论文共7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CJ职业学院教师激励机制研究
下一篇:高职院校负债融资风险管理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