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中国法律论文--民法论文--继承法论文

遗产继承中的特留份制度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7-11页
第一章 特留份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1-22页
    第一节 特留份制度的概念和性质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留份制度的概念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留份制度的性质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特留份制度的源起与制度基础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留份制度的源起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留份制度的制度基础第16-18页
    第三节 特留份制度的必要性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缓和法定继承与遗嘱继承的冲突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维持家庭和睦团结,体现家庭伦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减轻社会负担,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维持权利人基本生活,体现公平正义第20-21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1-22页
第二章 两大法系特留份制度的立法第22-39页
    第一节 大陆法系主要国家和地区特留份制度的立法第22-3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德国第22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法国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日本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中国澳门地区第29-31页
    第二节 英美法系主要国家特留份制度的立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美国第31-33页
    二、英国第33-34页
    第三节 两大法系特留份制度的差别第34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在立法传统上规定不同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特留份权利人保护范围不同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对特留份权利人保护重点不同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在特留份份额计算上规定不同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对特留份救济制度上规定不同第37-3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38-39页
第三章 我国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选择:特留份制度与必留份制度第39-51页
    第一节 我国现行继承法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:必留份制度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必留份制度的规定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必留份制度不同于特留份制度第39-42页
    第二节 我国未来遗嘱自由限制的立法:必留份制度与特留份制度并存第42-5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我国遗嘱自由限制应保留必留份制度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我国遗嘱自由限制应引入特留份制度第44-50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0-51页
第四章 我国未来特留份制度的构建第51-60页
    第一节 特留份权利主体第51-5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第一顺序权利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第二顺序权利人第53-54页
    第二节 特留份份额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留份份额的计算基数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留份具体份额第55-56页
    第三节 特留份行使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特留份的放弃与剥夺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特留份的请求时效第56-57页
    第四节 扣减权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扣减权的性质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扣减的主体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扣减的标的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扣减顺序第5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扣减的除斥期间第58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58-60页
结语第60-61页
参考文献第61-63页
致谢第63-64页

论文共6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高校后勤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构建与实施策略--以高校学生公寓为例
下一篇:县级政府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研究--以湖北Y县政府依法行政的民间动力调查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