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目录 | 第8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4页 |
0.1 选题研究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0.1.1 现实意义 | 第10页 |
0.1.2 理论意义 | 第10-11页 |
0.2 学术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0.2.1 政治领域的合作研究 | 第11页 |
0.2.2 贸易领域的合作研究 | 第11-12页 |
0.2.3 金融领域的合作研究 | 第12-13页 |
0.2.4 文化领域的合作研究 | 第13页 |
0.3 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0.4 主要内容 | 第13-14页 |
0.5 创新之处 | 第14页 |
1 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概述 | 第14-24页 |
1.1 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含义 | 第14-15页 |
1.2 中韩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过程 | 第15-22页 |
1.2.1 建交背景 | 第15-16页 |
1.2.2 卢泰愚执政时期:友好合作关系 | 第16-17页 |
1.2.3 金泳三执政时期:面向21世纪的合作伙伴关系 | 第17-18页 |
1.2.4 金大中执政时期:全面合作新阶段 | 第18-19页 |
1.2.5 卢武铉执政时期:全面合作伙伴关系 | 第19-20页 |
1.2.6 李明博执政时期: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| 第20-22页 |
1.3 中韩战略合作关系的障碍 | 第22-24页 |
2 中韩合作的现状 | 第24-28页 |
2.1 政治方面 | 第24页 |
2.2 经济方面 | 第24-27页 |
2.3 社会文化方面 | 第27-28页 |
2.4 军事方面 | 第28页 |
3 中韩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1页 |
3.1 政治层面的障碍 | 第28-30页 |
3.1.1 中国对脱北者(逃离北朝鲜者)的遣送处理 | 第28-29页 |
3.1.2 渔业争端 | 第29页 |
3.1.3 农业产业的开放问题 | 第29页 |
3.1.4 与美国的关系问题 | 第29-30页 |
3.2 经济领域的问题 | 第30页 |
3.3 文化差异 | 第30-31页 |
4 推进中韩合作的领域探讨 | 第31-40页 |
4.1 中韩合作机会与平台 | 第31-33页 |
4.1.1 中韩FTA进展与成果 | 第31-32页 |
4.1.2 二十国集团话语权与合作 | 第32-33页 |
4.2 中韩合作的具体领域 | 第33-40页 |
4.2.1 文化领域的交流 | 第33-34页 |
4.2.2 贸易领域的合作——双边FTA | 第34-35页 |
4.2.3 金融领域的合作——清迈倡议与本币结算 | 第35-37页 |
4.2.4 安全领域的合作 | 第37-38页 |
4.2.5 军事领域的合作 | 第38-40页 |
5 中韩未来合作展望 | 第40-50页 |
5.1 政府层面的合作 | 第40-45页 |
5.1.1 政治对话、开放与互信 | 第40-41页 |
5.1.2 文化交流与教育开放 | 第41页 |
5.1.3 海洋利用与共同开发 | 第41-42页 |
5.1.4 安全与环境领域的合作 | 第42-44页 |
5.1.5 推进FTA双边谈判 | 第44页 |
5.1.6 加快实现本币结算 | 第44-45页 |
5.2 企业层面的合作 | 第45-50页 |
5.2.1 企业交流与优先开放试点 | 第45-46页 |
5.2.2 产业合作与进入领域 | 第46-47页 |
5.2.3 技术转让与保护 | 第47-48页 |
5.2.4 建立中韩循环经济示范基地 | 第48-50页 |
6 结语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
致谢 | 第56-57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7页 |
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