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1 绪论 | 第8-13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11页 |
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文章框架与研究思路 | 第11-13页 |
2 中国寿险行业的发展概述 | 第13-19页 |
2.1 寿险的定义与划分 | 第13-15页 |
2.1.1 人寿保险的内涵 | 第13-14页 |
2.1.2 寿险的分类及特点 | 第14-15页 |
2.2 中国寿险业的制度变迁格局下的发展历程 | 第15-19页 |
2.2.1 中国寿险业制度变迁背景 | 第15-16页 |
2.2.2 保险业的对外开放承诺 | 第16-17页 |
2.2.3 制度变迁格局中的中国寿险业发展历程 | 第17-19页 |
3 外资寿险公司在华发展现状分析 | 第19-29页 |
3.1 竞争力格局分析 | 第19-23页 |
3.1.1 寿险行业市场主体 | 第19-20页 |
3.1.2 市场集中度分析 | 第20-23页 |
3.2 承保业务分析 | 第23-29页 |
3.2.1 中国寿险业的总体业务规模 | 第23-24页 |
3.2.2 产品结构 | 第24-26页 |
3.2.3 销售渠道分析 | 第26-29页 |
4 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经营环境分析 | 第29-34页 |
4.1 外资寿险公司的 SWOT 市场分析 | 第29-31页 |
4.1.1 SWOT 分析方法 | 第29页 |
4.1.2 外资寿险的内部分析----优势和劣势 | 第29-30页 |
4.1.2.1 优势---S 分析 | 第29-30页 |
4.1.2.2 劣势---W 分析 | 第30页 |
4.1.3 外资寿险的外部分析----机会和威胁 | 第30-31页 |
4.1.3.1 机会---O 分析 | 第30-31页 |
4.1.3.2 威胁---T 分析 | 第31页 |
4.2 外资寿险公司的波特五力模型 | 第31-34页 |
4.2.1 行业内现有竞争者 | 第31-32页 |
4.2.2 潜在新进入者的威胁 | 第32页 |
4.2.3 替代品的威胁 | 第32页 |
4.2.4 买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| 第32页 |
4.2.5 卖方的讨价还价能力 | 第32-34页 |
5 当前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主要发展瓶颈 | 第34-39页 |
5.1 宏观层面压力重重 | 第34-35页 |
5.1.1 国内外宏观经济背景恶化 | 第34页 |
5.1.2 中国监管机构政策限制 | 第34页 |
5.1.3 资格认证日趋严格化 | 第34-35页 |
5.1.4 苛刻的法律法规条款及高合规风险 | 第35页 |
5.2 行业的本土化特性 | 第35-36页 |
5.2.1 业务开展过程中的营销障碍 | 第35-36页 |
5.2.2 客户“先入为主”的观念意识 | 第36页 |
5.2.3 产品研发中客户需求定位偏差 | 第36页 |
5.2.4 外资寿险公司人力招募受阻 | 第36页 |
5.3 公司自身存在弊病 | 第36-39页 |
5.3.1 公司区位分布与选择 | 第37页 |
5.3.2 内部控制及治理结构 | 第37-39页 |
6 外资寿险公司在中国的发展对策 | 第39-44页 |
6.1 坚持走本土化经营路线 | 第39页 |
6.2 以渠道、客户服务和产品为核心推动发展 | 第39-42页 |
6.3 积极采取股东合资战略,做好合资寿险公司向独资公司的转化 | 第42页 |
6.4 合理规避各种风险,着眼品牌的创立和形象的维护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48-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