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目录 | 第7-9页 |
1 绪论 | 第9-15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.1 理论意义 | 第10页 |
1.2.2 实践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1-13页 |
1.4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5 创新点 | 第14-15页 |
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| 第15-30页 |
2.1 创新网络的相关理论 | 第15-19页 |
2.1.1 创新网络的概念 | 第15页 |
2.1.2 创新网络的维度 | 第15-18页 |
2.1.3 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 | 第18-19页 |
2.2 吸收能力的相关理论 | 第19-23页 |
2.2.1 吸收能力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2.2 吸收能力的维度 | 第20-21页 |
2.2.3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2.3 知识溢出的相关理论 | 第23-26页 |
2.3.1 知识溢出的概念 | 第23页 |
2.3.2 知识溢出的维度 | 第23-24页 |
2.3.3 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作用机理和研究现状 | 第24-26页 |
2.4 技术创新扩散的相关理论 | 第26-30页 |
2.4.1 技术创新扩散的概念 | 第26-27页 |
2.4.2 技术创新扩散的经济效应 | 第27-29页 |
2.4.3 技术创新扩散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 | 第29-30页 |
3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| 第30-36页 |
3.1 概念模型构建 | 第30页 |
3.2 研究理论假设 | 第30-35页 |
3.2.1 创新网络与吸收能力的关系假设 | 第30-31页 |
3.2.2 创新网络与知识溢出的关系假设 | 第31-32页 |
3.2.3 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假设 | 第32-33页 |
3.2.4 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假设 | 第33页 |
3.2.5 知识溢出与技术创新扩散的关系假设 | 第33-34页 |
3.2.6 吸收能力与知识溢出的关系假设 | 第34-35页 |
3.3 研究假设汇总 | 第35-36页 |
4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| 第36-44页 |
4.1 问卷设计 | 第36-38页 |
4.1.1 问卷基本内容 | 第36页 |
4.1.2 问卷设计的原则和过程 | 第36-38页 |
4.2 变量的度量 | 第38-41页 |
4.3 调查对象与正式发放 | 第41页 |
4.4 数据分析方法 | 第41-44页 |
5 数据统计分析与假设检验 | 第44-61页 |
5.1 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 | 第44-46页 |
5.1.1 样本统计学特征分布 | 第44-45页 |
5.1.2 测量项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5-46页 |
5.2 信度分析 | 第46-47页 |
5.3 效度分析 | 第47-53页 |
5.3.1 探索性因子分析 | 第47-49页 |
5.3.2 验证性因子分析 | 第49-53页 |
5.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| 第53-56页 |
5.5 分析结果与结果讨论 | 第56-61页 |
5.5.1 创新网络对吸收能力影响的讨论 | 第56-57页 |
5.5.2 创新网络对知识溢出影响的讨论 | 第57页 |
5.5.3 创新网络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讨论 | 第57-58页 |
5.5.4 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讨论 | 第58-59页 |
5.5.5 知识溢出对技术创新扩散影响的讨论 | 第59页 |
5.5.6 吸收能力对知识溢出影响的讨论 | 第59-61页 |
6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61-67页 |
6.1 研究结论 | 第61页 |
6.2 启示和建议 | 第61-65页 |
6.3 局限和进一步研究方向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2页 |
附录:调查问卷 | 第72-75页 |
致谢 | 第75-7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