癫狂形象--中国现代危机的表征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导论 | 第8-23页 |
第一节 “癫狂形象”的范畴分析 | 第8-11页 |
第二节 现代的危机 | 第11-14页 |
第三节 中国现代的危机、现代文学与癫狂形象 | 第14-22页 |
本文在内容上的安排 | 第22-23页 |
第一章 鲁迅:铁屋中的疯狂 | 第23-38页 |
第一节 传统运转的暴力 | 第23-28页 |
一、传统人格的崩溃 | 第23-25页 |
二、中国传统的失效 | 第25-28页 |
第二节 现代移植的困境 | 第28-32页 |
一、现代人格的分裂 | 第28-29页 |
二、拯救历史的失败 | 第29-32页 |
第三节 谁之病:现代之惑/祸 | 第32-38页 |
一、含混的阅读契约 | 第32-34页 |
二、多重的审视空间 | 第34-38页 |
第二章 五四文学中的癫狂 | 第38-49页 |
第一节 郁达夫:异路生存的创伤 | 第38-41页 |
一、性爱的苦闷与劣败的悲哀 | 第38-39页 |
二、民族的危机与帝国的创伤 | 第39-41页 |
第二节 郭沫若:创造现代的激切呼唤 | 第41-45页 |
一、狂热的抒情形象 | 第41-43页 |
二、狂热主体的神话 | 第43-45页 |
第三节 乡土写实派:乡土中国的苦难叙写 | 第45-49页 |
一、残酷的世界:乡间的疯狂与死亡 | 第45-47页 |
二、他者化叙事:乡土世界的苦难化 | 第47-49页 |
第三章 资本主义与精神分裂 | 第49-65页 |
第一节 穆时英:寂寞而虚无的精神游魂 | 第49-55页 |
一、都市的梦游者 | 第49-52页 |
二、面具后的虚无 | 第52-55页 |
第二节 施蛰存:诡秘而分岔的心灵魔道 | 第55-60页 |
一、返乡的梦魇 | 第55-57页 |
二、边际的焦虑 | 第57-60页 |
第三节 张爱玲:末世和乱世的心性金锁 | 第60-65页 |
一、幽闭于金锁的灵魂 | 第60-62页 |
二、惘惘的威胁与挣扎 | 第62-65页 |
结语 | 第65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0页 |
后记 | 第70-72页 |
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