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4页 |
1.1 课题的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2 恒流源的概述 | 第11-13页 |
1.2.1 恒流源的应用 | 第11-12页 |
1.2.2 恒流源的发展历程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恒流源设计方案的选择 | 第14-25页 |
2.1 恒流源主电路拓扑的选择 | 第14-18页 |
2.2 单管正激型电路基本原理 | 第18-23页 |
2.3 恒流源的控制方式 | 第23-25页 |
第3章 恒流源的硬件设计 | 第25-42页 |
3.1 本恒流源的总体结构 | 第25-26页 |
3.2 主电路的设计 | 第26-34页 |
3.2.1 EMI滤波 | 第26-27页 |
3.2.2 输入整流桥 | 第27-28页 |
3.2.3 主功率管 | 第28页 |
3.2.4 高频变压器 | 第28-31页 |
3.2.5 输入滤波电容、输入滤波电感 | 第31-32页 |
3.2.6 输出滤波电容、输出滤波电感 | 第32-33页 |
3.2.7 输出整流二极管、续流二极管 | 第33页 |
3.2.8 采样电阻 | 第33-34页 |
3.3 控制电路的设计 | 第34-37页 |
3.3.1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A/D采集 | 第36页 |
3.3.2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PWM输出 | 第36-37页 |
3.3.3 STC12C5A60S2单片机的保护信号输出 | 第37页 |
3.4 驱动电路 | 第37-38页 |
3.5 保护电路 | 第38-39页 |
3.6 串口通信电路 | 第39-41页 |
3.6.1 串口通信的介绍 | 第39-40页 |
3.6.2 串口通信的实现 | 第40-41页 |
3.7 辅助电源电路 | 第41-42页 |
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| 第42-51页 |
4.1 PID控制算法 | 第42-45页 |
4.2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| 第45-47页 |
4.2.1 系统主程序流程图 | 第45-46页 |
4.2.2 PID控制算法流程图 | 第46-47页 |
4.3 AD采集部分程序 | 第47-48页 |
4.4 串口通信部分程序 | 第48-51页 |
第5章 系统仿真 | 第51-56页 |
5.1 仿真PID控制算法 | 第51-53页 |
5.2 仿真主电路图 | 第53-56页 |
第6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0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0-61页 |
作者简介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附:发表的论文 | 第63-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