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互联网金融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
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| 第10页 |
1.2 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0-15页 |
1.2.1 互联网金融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2.2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 | 第11-12页 |
1.2.3 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机制 | 第12-14页 |
1.2.4 互联网金融问题的治理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重点 | 第15-16页 |
1.4 组织架构 | 第16-17页 |
1.5 研究方法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| 第18-44页 |
2.1 第三方支付 | 第18-25页 |
2.1.1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概况 | 第18-21页 |
2.1.2 第三方支付在经济领域的作用 | 第21-23页 |
2.1.3 第三方支付的发展问题 | 第23-25页 |
2.2 网络借贷 | 第25-35页 |
2.2.1 网络借贷的发展概况 | 第25-29页 |
2.2.2 网络借贷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 | 第29-31页 |
2.2.3 网络借贷发展中的问题 | 第31-35页 |
2.3 网络众筹 | 第35-42页 |
2.3.1 网络众筹的发展概况 | 第36-39页 |
2.3.2 网络众筹的分类 | 第39-40页 |
2.3.3 网络众筹的问题 | 第40-4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
第三章 互联网金融的政府治理现状 | 第44-54页 |
3.1 第三方支付的治理 | 第44-47页 |
3.1.1 国际上第三方支付的治理体系 | 第44-45页 |
3.1.2 中国第三方支付的治理体系 | 第45-47页 |
3.2 网络借贷的治理 | 第47-49页 |
3.2.1 国际上网络借贷的治理体系 | 第47-48页 |
3.2.2 中国网络借贷的治理体系 | 第48-49页 |
3.3 网络众筹的治理现状 | 第49-53页 |
3.3.1 国际上网络众筹的治理体系 | 第49-51页 |
3.3.2 中国网络众筹的治理政策 | 第51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中国互联网金融治理中的问题及其分析 | 第54-60页 |
4.1 互联网金融政府治理的问题 | 第54-56页 |
4.1.1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 | 第54-55页 |
4.1.2 法律定位不清晰 | 第55-56页 |
4.1.3 治理缺乏可行性治理方案 | 第56页 |
4.1.4 监管不作为 | 第56页 |
4.2 互联网金融的行业自律组织的问题 | 第56-58页 |
4.2.1 合法性不足 | 第57页 |
4.2.2 私人部门的市场惩罚力不强 | 第57-58页 |
4.2.3 行业自律机制和职能不完善 | 第58页 |
4.2.4 行业缺乏制裁 | 第58页 |
4.3 互联网金融的企业自律问题 | 第58-60页 |
4.3.1 企业盲目扩张 | 第59页 |
4.3.2 互联网金融的基础薄弱 | 第59-60页 |
第五章 互联网金融治理的对策和建议 | 第60-64页 |
5.1 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框架和基础设施 | 第60-61页 |
5.1.1 做好互联网金融法律框架设计 | 第60-61页 |
5.1.2 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 | 第61页 |
5.2 完善监管体系 | 第61-63页 |
5.2.1 完善政策体系 | 第62页 |
5.2.2 集成监管资源 | 第62-63页 |
5.2.3 完善监管的监控体系 | 第63页 |
5.3 完善行业自律 | 第63-64页 |
5.3.1 完善企业自律 | 第63页 |
5.3.2 强化行业自律组织的职能发挥 | 第63-64页 |
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1 我国网络借贷的法律体系 | 第70-73页 |
附录2 网络借贷的自律组织 | 第73-74页 |
致谢 | 第74-7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