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一、绪论 | 第9-14页 |
(一) 选题背景 | 第9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三) 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(四)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(五) 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二、阐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| 第14-23页 |
(一) 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| 第14-16页 |
(二) 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 | 第16-19页 |
(三) 三个“自信”的根本是文化自信 | 第19-23页 |
三、揭示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 | 第23-39页 |
(一) 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| 第23-29页 |
1. 提高道德素养 | 第23-25页 |
2. 培育爱国精神 | 第25-26页 |
3. 崇尚中道和谐 | 第26-28页 |
4. 提升个人素质 | 第28-29页 |
(二) 优秀传统文化为实现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| 第29-32页 |
1. 自强不息的精神 | 第29-30页 |
2. 勇于创新的精神 | 第30-31页 |
3. 艰苦奋斗的精神 | 第31-32页 |
(三) 优秀传统文化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 | 第32-39页 |
1. 敬民爱民 | 第33-34页 |
2. 立德修身 | 第34-36页 |
3. 选贤任能 | 第36-39页 |
四、阐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| 第39-50页 |
(一) 秉持科学的态度 | 第39-43页 |
1. 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| 第39-40页 |
2. 反对全盘西化 | 第40-41页 |
3. 坚持文化自信 | 第41-43页 |
(二) 永葆民族性 | 第43-46页 |
1. 夯实民族文化的根基 | 第43-44页 |
2. 吸纳世界文明积极因素 | 第44-46页 |
(三) 彰显时代性 | 第46-50页 |
1. 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| 第46-48页 |
2. 运用新媒体传播好文化 | 第48-50页 |
结语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