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佛教论文--对佛教的分析和研究论文

南北朝时期僧侣出入巴蜀考

内容摘要第1-4页
Abstracts第4-7页
绪论第7-11页
 第一节 佛教传入巴蜀第7-8页
  一、南传入蜀第7-8页
  二、北传入蜀第8页
  三、南北两路入蜀第8页
 第二节 南北朝时期以前的巴蜀佛教第8-11页
第一章 南北朝时期出入巴蜀僧侣考第11-19页
 第一节 刘宋时出入巴蜀的僧侣第11-14页
 第二节 齐梁时出入巴蜀的僧侣第14-17页
 第三节 陈时出入巴蜀的僧侣第17-19页
第二章 南北朝时期僧侣出入巴蜀路線考第19-30页
 第一节 南北朝时期僧侣出入巴蜀的路線第19-24页
  一、从南路出入巴蜀的僧侣第19-21页
  二、从北路出入巴蜀的僧侣第21-23页
  三、从西北河南道出入巴蜀的僧侣第23-24页
 第二节 南北朝时期僧侣選擇出入巴蜀路線的原因第24-30页
  一、選擇南路的原因第24-26页
  二、選擇北路的原因第26-27页
  三、選擇西北河南道道路的原因第27-30页
第三章 南北朝时期出入巴蜀僧侣所进行的佛教交流活动第30-38页
 第一节 进入巴蜀地区僧侣的活动第30-33页
  一、进行传教弘法活动第30-31页
  二、在巴蜀地区停留进行譯经和造佛像的活动第31页
  三、造入巴蜀地区担任僧主,主持一方佛法的传播第31-32页
  四、在巴蜀地区遊歷,增长见识第32-33页
 第二节 走出巴蜀地区僧侣的活动第33-34页
 第三节 南北朝时期僧侣出入巴蜀与巴蜀佛教第34-38页
第四章 南北朝时期的巴蜀佛教第38-43页
 第一节 巴蜀佛教在南北朝佛教中所占的地位第38-40页
  一、佛寺的建设上存在很大的差距第38页
  二、名僧的数量上存在很大的差距第38-39页
  三、譯经的水準上也存在很大差距第39-40页
 第二节 南北朝时期巴蜀佛教发展相对滞后的原因第40-43页
结语第43-47页
附图第47-57页
 附图一 (曇摩密多、曇弘、畺良耶舍踪迹图)第47-48页
 附图二 (法瑗、慧览、僧猛踪迹图)第48-49页
 附图三 (法献、慧安、僧隐踪迹图)第49-50页
 附图四 (道汪、玄畅、法期、玄畅、智称踪迹图)第50-51页
 附图五 (慧韶、僧副、明達踪迹图)第51-52页
 附图六 (亡名、僧林、法琳踪迹图)第52-53页
 附图七 (僧渊、毅法师、寶海、寶渊踪迹图)第53-54页
 附图八 (智方、曇憑踪迹图)第54-55页
 附图九 (阂那崛多、慧恭踪迹图)第55-56页
 附图十 (寶瓊、智炫、慧速踪迹图)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0页
致谢第60-61页

论文共6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《百丈清规》研究
下一篇:宗白华生命美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