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矿业工程论文--选矿论文--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论文--非金属矿产论文

稀土氟化物对高岭石相变动力学和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20页
    1.1 高岭石与偏高岭石应用研究进展第9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高岭石和偏高岭石的概述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高岭石受热相变研究现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偏高岭石活性及应用研究进展第11-13页
    1.2 热分析技术及热相变动力学研究第13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热分析技术简介第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热分析动力学的应用第13-15页
    1.3 地聚合物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地聚合物简介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地聚合物聚合反应机理研究进展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偏高岭石基地聚物力学性能研究进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稀土应用进展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稀土元素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稀土催化作用的研究现状第18页
    1.5 选题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内容第19-20页
第二章 试验原料、设备与研究方法第20-25页
    2.1 试验原料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高岭石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稀土氟化物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碱激发剂第21页
    2.2 试验仪器及药剂第21-22页
    2.3 试验研究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稀土氟化物偏高岭石的制备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聚合物的制备第23-24页
    2.4 试样表征方法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综合热(TG-DTG-DTA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傅里叶-红外光谱仪(FT-IR)分析第24-25页
第三章 稀土氟化物对高岭石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第25-54页
    3.1 热分析实验结果第25-31页
    3.2 动力学参数的处理方法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Coats-Redfern积分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Achar法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判断反应最可能的机理函数第31-39页
    3.3 不同升温速率下稀土氟化物对高岭石热分解过程的影响第39-41页
    3.4 高岭石脱羟基过程中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计算第41-46页
    3.5 稀土氟化物对偏高岭石结构的影响第46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高岭石和掺入稀土氟化物高岭石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偏高岭石和稀土氟化物偏高岭石的X射线衍射分析第47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高岭石和稀土氟化物高岭石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4 偏高岭石和稀土氟化物偏高岭石的红外吸收光谱分析第51-52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52-54页
第四章 稀土氟化物对高岭石高温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第54-62页
    4.1 热分析实验结果第54页
    4.2 稀土氟化物对DTA曲线放热峰的影响第54-56页
    4.3 高温相变动力学分析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Kissinger方程分析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Ozawa方程分析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JMA修正方程(Ⅰ)第58-59页
    4.4 X射线衍射(XRD)分析第59-60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0-62页
第五章 稀土氟化物对地聚合物力学性能的影响第62-75页
    5.1 正交试验第62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正交试验的设计第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正交试验结果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正交试验极差分析第63-66页
    5.2 强度试验第66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制备稀土氟化物高岭石基地聚物第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稀土氟化物偏高岭石基地聚物的强度第66-72页
    5.3 地聚物的X衍射分析第72-74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4-75页
第六章 结论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2页
致谢第82-83页
附录第83-84页

论文共8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利用离子型稀土尾矿制备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及其性能研究
下一篇:酯化改性海藻酸纤维的制备与表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