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6页 | 
| Abstract | 第6-8页 | 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5页 | 
| 1.1 课题来源 | 第12页 | 
| 1.2 离子型稀土尾矿的产生及危害 | 第12-14页 | 
| 1.2.1 离子型稀土尾矿的产生 | 第12-13页 | 
| 1.2.2 离子型稀土尾矿的危害 | 第13-14页 | 
| 1.3 稀土尾矿的综合利用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 
| 1.4 地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| 第16-18页 | 
| 1.4.1 地聚合物的原料 | 第16-17页 | 
| 1.4.2 地聚合物的制备工艺 | 第17-18页 | 
| 1.4.3 地聚合物的性能及应用 | 第18页 | 
| 1.5 无机多孔材料 | 第18-22页 | 
| 1.5.1 无机多孔材料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 
| 1.5.2 无机多孔材料的分类 | 第19页 | 
| 1.5.3 无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19-20页 | 
| 1.5.4 无机多孔材料的研究现状 | 第20-22页 | 
| 1.6 研究目的、意义及研究内容 | 第22-25页 | 
| 1.6.1 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 
| 1.6.2 研究内容 | 第23-25页 | 
| 第二章 试验原料、设备及研究方法 | 第25-31页 | 
| 2.1 试验原料及性质 | 第25-28页 | 
| 2.1.1 主要硅铝原料 | 第25-28页 | 
| 2.1.2 碱激发剂 | 第28页 | 
| 2.1.3 发泡剂 | 第28页 | 
| 2.2 试验仪器及设备 | 第28-29页 | 
| 2.3 研究方法 | 第29-31页 | 
| 2.3.1 制备方法 | 第29页 | 
| 2.3.2 分析测试方法 | 第29-31页 | 
| 第三章 离子型稀土尾矿的活化预处理及地聚合物的制备 | 第31-44页 | 
| 3.1 稀土尾矿的活化处理 | 第31-32页 | 
| 3.1.1 稀土尾矿的活化预处理 | 第31-32页 | 
| 3.1.2 稀土尾矿的活性评价 | 第32页 | 
| 3.2 稀土尾矿地聚合物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| 第32-34页 | 
| 3.2.1 稀土尾矿地聚合物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 
| 3.2.2 地聚合物微观结构表征 | 第33-34页 | 
| 3.3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2页 | 
| 3.3.1 稀土尾矿的活化 | 第34-36页 | 
| 3.3.2 活化稀土尾矿的微观结构 | 第36-38页 | 
| 3.3.3 正交实验结果分析 | 第38-40页 | 
| 3.3.4 地聚合物的微观结构表征 | 第40-42页 | 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2-44页 | 
| 第四章 离子型稀土尾矿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实验研究 | 第44-53页 | 
| 4.1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制备 | 第44-45页 | 
| 4.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孔结构微观分析 | 第45页 | 
| 4.3 结果与分析 | 第45-51页 | 
| 4.3.1 发泡剂对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5-49页 | 
| 4.3.2 养护温度对多孔材料性能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 
| 4.3.3 多孔材料孔结构的显微分析 | 第50-51页 | 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 
| 第五章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保温性能及热稳定性研究 | 第53-60页 | 
| 5.1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保温性能 | 第53页 | 
| 5.2 地聚合物多孔材料的热稳定性研究 | 第53页 | 
| 5.3 结果与分析 | 第53-58页 | 
| 5.3.1 绝热保温材料的热导率 | 第53-54页 | 
| 5.3.2 绝热保温材料的热稳定性 | 第54-58页 | 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 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60-62页 | 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7页 | 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 
| 附录 | 第68-69页 | 
|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8页 | 
|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68-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