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政机关应诉制度研究
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引言 | 第10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状况 | 第11-12页 |
三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第一章 行政机关应诉制度概述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行政机关应诉制度的含义及特征 | 第13-16页 |
一、行政机关应诉制度的含义 | 第13-15页 |
二、行政机关应诉制度的特点 | 第15-16页 |
第二节 行政机关应诉制度的历史发展 | 第16-19页 |
一、混合在民事诉讼中的行政诉讼和行政应诉制度 | 第16-17页 |
二、行政应诉制度的初建 | 第17-18页 |
三、修订后的行政应诉制度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行政应诉制度的运行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9-27页 |
第一节 行政应诉制运行的现状 | 第19-23页 |
一、“从无到有”的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| 第19页 |
二、证据规则的完善 | 第19-21页 |
三、行政应诉的程序规则基本确立 | 第21-22页 |
四、行政应诉制度的监督更为全面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行政应诉制度尚存的问题和不足 | 第23-27页 |
一、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范围模糊 | 第23-24页 |
二、行政负责人应诉与代理制度的冲突 | 第24-25页 |
三、庭前准备程序缺失 | 第25页 |
四、责任形式不明确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行政应诉制度的完善及建议 | 第27-36页 |
第一节 明确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范围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加强证据收集与固定的规范化 | 第28-30页 |
第三节 建立相关诉前准备机制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强化实体法与程序法之间的有机衔接 | 第31-32页 |
第五节 明确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 | 第32-36页 |
一、细化行政责任 | 第32-34页 |
二、增设法庭藐视罪 | 第34-36页 |
结语 | 第36-3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7-40页 |
后记 | 第40-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