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喹喔啉衍生物的有机小分子光伏材料的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35页 |
1.1 光伏材料电池 | 第9-11页 |
1.1.1 光伏电池的利用及发展 | 第9页 |
1.1.2 光伏电池的发展 | 第9-10页 |
1.1.3 光伏电池的分类 | 第10-11页 |
1.2 有机光伏电池 | 第11-13页 |
1.2.1 有机光伏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1-12页 |
1.2.2 有机光伏电池的性能参数 | 第12-13页 |
1.3 有机聚合物光伏电池 | 第13-16页 |
1.3.1 有机聚合物给体材料 | 第13-15页 |
1.3.2 有机聚合物受体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4 有机小分子光伏电池 | 第16-32页 |
1.4.1 有机小分子受体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4.2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—三苯胺类 | 第18-21页 |
1.4.3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—DPP类 | 第21-25页 |
1.4.4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—低聚噻吩类 | 第25-29页 |
1.4.5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—卟啉类 | 第29页 |
1.4.6 有机小分子给体材料—喹喔啉类 | 第29-32页 |
1.5 本论文目标分子的设计思路 | 第32-35页 |
2 实验部分 | 第35-50页 |
2.1 仪器与药品试剂 | 第35-36页 |
2.1.1 实验仪器 | 第35页 |
2.1.2 药品试剂 | 第35-36页 |
2.2 特定药品的预处理 | 第36-37页 |
2.3 目标材料的合成 | 第37-49页 |
2.3.1 三种喹喔啉衍生物受体单元的合成 | 第37-43页 |
2.3.2 三苯胺给体单元的合成 | 第43-46页 |
2.3.3 目标材料的合成 | 第46-49页 |
2.4 BHJ光伏器件的制作 | 第49-50页 |
3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62页 |
3.1 目标分子的合成 | 第50-51页 |
3.2 光学表征 | 第51-53页 |
3.3 DFT论计算 | 第53-56页 |
3.4 循环伏安法测定化学性质 | 第56-58页 |
3.5 器件测试 | 第58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68页 |
附录A 终产物的表征 | 第68-7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6-77页 |
致谢 | 第77-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