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瓶梅》《红楼梦》的小说道具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7-11页 |
一 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| 第7-8页 |
二 研究现状 | 第8-10页 |
三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道具的定义及分类 | 第11-15页 |
一 道具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二 道具的分类 | 第12-15页 |
(一)宏观整体方面 | 第12-13页 |
(二)微观具体方面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道具的文本意义 | 第15-27页 |
一 整体脉络的架构 | 第15-18页 |
二 人物形象的凸出 | 第18-24页 |
三 故事情节的设计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道具的深刻内涵 | 第27-52页 |
一 政治内涵 | 第27-30页 |
(一)逢迎谄媚与剥削压迫 | 第27-29页 |
(二)明争暗斗与利来利往 | 第29-30页 |
二 经济内涵 | 第30-34页 |
(一)《金瓶梅》与明代经济 | 第31-32页 |
(二)《红楼梦》与清代经济 | 第32-34页 |
三 文化内涵 | 第34-52页 |
(一)性文化 | 第34-39页 |
(二)服饰文化 | 第39-42页 |
(三)饮食文化 | 第42-46页 |
(四)信仰文化 | 第46-52页 |
第四章 《金瓶梅》《红楼梦》的相似性比较 | 第52-59页 |
一 室内陈设——彰显人物性情 | 第52-54页 |
二 遗失物品——一发牵动全身 | 第54-55页 |
三 棍棒教育——教子尚存虚伪 | 第55-56页 |
四 丧葬标准——场面极尽奢华 | 第56-57页 |
五 其他相似——说部一脉相承 | 第57-59页 |
结语 | 第59-60页 |
附录部分 | 第60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| 第71-72页 |
致谢词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