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1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课题背景 | 第11页 |
1.2 颗粒混合搅拌的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3 流化床喷雾造粒的发展 | 第13-15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| 第15-18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.2 本文结构概况 | 第16-18页 |
2 预备知识 | 第18-26页 |
2.1 离散元方法简介 | 第18-24页 |
2.1.1 颗粒的接触模型以及运动方程 | 第18-20页 |
2.1.2 离散元方法颗粒模型的接触刚度 | 第20页 |
2.1.3 颗粒与平壁之间的法向粘性阻尼 | 第20-22页 |
2.1.4 颗粒之间的法向粘性阻尼 | 第22-23页 |
2.1.5 接触判断算法及网格划分 | 第23页 |
2.1.6 迭代时间步长 | 第23-24页 |
2.2 相对混合均匀度 | 第24-25页 |
2.3 软件(EDEM)简介 | 第25-26页 |
3 抄板对颗粒混合的影响 | 第26-45页 |
3.1 抄板种类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抄板长度分析 | 第29-31页 |
3.2.1 效果放大分析 | 第29-30页 |
3.2.2 抄板长度与位置分析 | 第30-31页 |
3.3 抄板角度分析 | 第31-34页 |
3.3.1 升举率分析 | 第31-33页 |
3.3.2 抄板角度模拟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4 抄板个数分析 | 第34-44页 |
3.4.1 相同旋转筒半径下混合抄板对颗粒混合的影响 | 第35-42页 |
3.4.2 不同旋转筒半径下混合抄板对颗粒混合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3.4.3 本节小结 | 第44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44-45页 |
4 喷雾造粒的影响因素分析 | 第45-53页 |
4.1 层氏成长模型的建立 | 第45-48页 |
4.2 喷嘴的形状及个数对喷雾造粒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4.3 初始粒径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4.4 粘合剂浓度及流速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4.1 粘合剂浓度的影响 | 第51-52页 |
4.4.2 粘合剂流速的影响 | 第52页 |
4.5 本章总结 | 第52-53页 |
5 颗粒混合喷雾造粒的数值模拟分析的网页设计与开发 | 第53-59页 |
5.1 开发环境与开发工具 | 第54-55页 |
5.1.1 网页设计 | 第54-55页 |
5.1.2 网页设计代码 | 第55页 |
5.2 颗粒混合喷雾造粒的网页代码实现 | 第55-58页 |
5.2.1 颗粒混合网页代码的实现 | 第56-57页 |
5.2.2 喷雾造粒网页代码的实现 | 第57-58页 |
5.3 本章总结 | 第58-59页 |
6 总结和展望 | 第59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