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0页 |
1.1 论文研究背景及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8页 |
1.2.1 基于故障稳态分量的方法 | 第12-15页 |
1.2.2 基于故障暂态分量的方法 | 第15-16页 |
1.2.3 外加信号法 | 第16-17页 |
1.2.4 综合选线法 | 第17-18页 |
1.2.5 小电流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选线方法未来的研究方向 | 第18页 |
1.3 主要工作和总体框架 | 第18-20页 |
第二章 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分析 | 第20-28页 |
2.1 引言 | 第20页 |
2.2 故障特征分析 | 第20-25页 |
2.2.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 | 第20-22页 |
2.2.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(谐振接地) | 第22-25页 |
2.3 中性点经有效电阻接地 | 第25页 |
2.4 暂态分析 | 第25-27页 |
2.5 接地电流特性分析 | 第27页 |
2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基于形态学复合型滤波器的预处理 | 第28-38页 |
3.1 引言 | 第28页 |
3.2 数学形态学 | 第28-30页 |
3.2.1 数学形态的产生和发展 | 第28-29页 |
3.2.2 数学形态的基本运算 | 第29页 |
3.2.3 数学形态的结构元素 | 第29-30页 |
3.3 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故障信息消噪处理 | 第30-36页 |
3.3.1 数学形态消噪的原理 | 第30-32页 |
3.3.2 基于数学形态学消噪数字实验分析 | 第32-3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基于小波包-希尔伯特变换的配电网故障选线 | 第38-56页 |
4.1 引言 | 第38页 |
4.2 小波包变换 | 第38-44页 |
4.2.1 小波变换 | 第38-39页 |
4.2.2 多分辨率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3 小波包变换 | 第40-41页 |
4.2.4 小波包函数的选择 | 第41-42页 |
4.2.5 平稳小波包变换 | 第42-44页 |
4.3 希尔伯特变换 | 第44-49页 |
4.3.1 瞬时频率与本征模态函数(IMF) | 第44-45页 |
4.3.2 经验模式分解(EMD) | 第45-47页 |
4.3.3 希尔伯特变换(HT) | 第47-48页 |
4.3.4 希尔伯特-黄变换(HHT)的优点和局限性 | 第48-49页 |
4.4 基于平稳小波包-希尔伯特变换的故障选线 | 第49-56页 |
4.4.1 算法流程原理 | 第49-51页 |
4.4.2 仿真结果 | 第51-56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5.1 论文工作总结 | 第56页 |
5.2 研究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致谢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6页 |
附录 | 第6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