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

《中国妇女报》维权报道中的男性形象研究(2006年-2015年)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 1.1 选题缘由第10-11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1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《中国妇女报》与媒介形象再现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《中国妇女报》与维权报道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关于男性形象的研究第13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
    1.4 研究方法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方法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抽样方式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分析单位第16页
    1.5 研究范畴界定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时间界定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概念界定第17-19页
第二章 《中国妇女报》维权报道中男性形象内容分析第19-41页
    2.1 类目建构第19-20页
    2.2 涉及男性形象的维权报道情况分析第20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报道规模上提及男性角色的报道占比少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报道体裁上体裁多样详略得当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报道选题上性别冲突剧烈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消息来源上可信度较高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报道立场上以正面和中立为主第28-29页
    2.3 维权报道中男性角色基本特征分析第2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年龄上以中年男性为主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学历上男性教育背景模糊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职业上行业分布广泛多样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地域上城镇男性多于乡村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身份角色上以家庭角色为主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暴力倾向上逾四分之一男性有攻击性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品性特征上负面品性占比较高第38-40页
    2.4 小结第40-41页
第三章 《中国妇女报》维权报道中男性形象文本分析第41-49页
    3.1 男性维权者形象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维权行动中的意见领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维权机构中的普通工作者第42-43页
    3.2 男性侵权者形象第43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农村妇女土地权益的剥夺者和沉默者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婚姻财产纠纷中的投机者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家庭暴力的施害者和受害者第46-49页
第四章 《中国妇女报》维权报道中的男性形象述评第49-58页
    4.1 维权报道中男性形象建构的特点第49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“把关人”和议程设置重塑了男性形象特征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建构了差异化的男性形象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受众二重性使男性形象更符合受众期望第53-54页
    4.2 维权报道中男性形象传播的意义第54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反映性别政治进程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养受众维权意识第56-58页
结论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63页
致谢第63页

论文共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低情境传播与高情境传播--论中国本土的真实电视传播特征
下一篇:视频网站自制栏目营销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