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外交、国际关系论文--中国外交论文--方针、政策及其阐述论文

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研究

中文摘要第2-3页
Abstract第3页
绪论第6-11页
    一、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-7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现状及分析第7-9页
    三、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第9-11页
第一章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形成第11-20页
    第一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自身内部发展需要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世界大趋势的变化第12-13页
    第二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论来源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列宁的外交思想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毛泽东、周恩来的外交思想第15-16页
    第三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形成的主观因素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丰富的革命斗争实践铸就其具有人格特质的外交战略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多层次多方位的外交实践活动积累的实践经验第17-1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19-20页
第二章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第20-30页
    第一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主要内容第20-2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提出当代世界的主流是和平与发展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呼吁建立国际新秩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政策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搁置争议,共同开发”战略的提出与运用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二十八字新的外交方针提出第23-25页
    第二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主要特点第25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时代观的预见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历史的继承性与鲜明的时代性相结合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自力更生的独立性与全方位的开放性相结合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原则的坚定性与政策的灵活性相结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“韬光养晦”与“有所作为”的完美结合第28-29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29-30页
第三章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重要意义第30-44页
    第一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理论意义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对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对毛泽东思想外交理论的丰富和发展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启迪了新时期中国外交思想第33-36页
    第二节 邓小平外交战略思想的实践意义第36-4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维护世界和平,促进经济发展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有利于展示和增强综合国力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启示了新时期我国的外交政策第39-43页
    本章小结第43-44页
结语第44-45页
注释第45-46页
参考文献第46-48页
致谢第48-49页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49-50页

论文共50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巧实力外交战略与奥巴马的中东政策
下一篇:赤峰市红山区社区专职工作者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