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4-36页 |
1.1 电镀行业发展及其对环境污染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 电镀废水的来源、分类及其危害 | 第15-19页 |
1.2.1 电镀废水的来源 | 第15-16页 |
1.2.2 电镀废水的分类 | 第16-17页 |
1.2.3 电镀废水的危害 | 第17-19页 |
1.3 电镀废水达标排放指标与标准 | 第19页 |
1.4 电镀重金属废水处理技术 | 第19-27页 |
1.4.1 化学法 | 第20-22页 |
1.4.2 物理化学法 | 第22-26页 |
1.4.3 生物处理法 | 第26-27页 |
1.5 电镀重金属螯合沉淀技术 | 第27-33页 |
1.5.1 重金属螯合剂的分类 | 第28-30页 |
1.5.2 螯合剂DTC及其衍生物的应用 | 第30-32页 |
1.5.3 螯合剂DTC及其衍生物的复配联用技术 | 第32-33页 |
1.6 课题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| 第33-36页 |
1.6.1 研究背景 | 第33-34页 |
1.6.2 研究目的 | 第34页 |
1.6.3 研究内容 | 第34-36页 |
第二章 Na_2S-DDTC对模拟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| 第36-46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2.1.1 试验材料 | 第36-37页 |
2.1.2 试验流程 | 第37页 |
2.2 试验方法 | 第37-38页 |
2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8-45页 |
2.3.1 不同捕集剂对Ni去除效果的对比 | 第38-39页 |
2.3.2 反应pH值对Ni的去除影响 | 第39-40页 |
2.3.3 复配Na_2S-DDTC用量对Ni的去除影响 | 第40-41页 |
2.3.4 反应时间对去除Ni的影响 | 第41-42页 |
2.3.5 不同捕集剂去除Ni沉降效果对比 | 第42-43页 |
2.3.6 不同絮凝剂对Ni的去除效果比较 | 第43-44页 |
2.3.7 混合沉淀物中Ni离子的溶出特性 | 第44-45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三章 Na_2S-DDTC对实际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| 第46-54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6-47页 |
3.1.1 试验材料 | 第46-47页 |
3.1.2 试验仪器 | 第47页 |
3.2 试验方法与流程 | 第47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7-53页 |
3.3.1 反应pH对Ni去除效果的影响 | 第47-49页 |
3.3.2 药剂Na_2S、DDTC及Na_2S-DDTC对Ni的去除研究 | 第49-52页 |
3.3.3 初始浓度对Na_2S-DDTC去除Ni效果的影响 | 第52-53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第四章 Na_2S-DDTC去除Ni的协同机理研究 | 第54-60页 |
4.1 仪器与方法 | 第54页 |
4.1.1 分析仪器 | 第54页 |
4.1.2 分析方法 | 第54页 |
4.2 螯合剂DDTC络合竞争NI的作用机理 | 第54-55页 |
4.3 DDTC-NI的螯合成键过程分析 | 第55-58页 |
4.4 NA_2S-DDTC去除NI的协同机理 | 第58-59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9-60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0-62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展望 | 第61-6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2-69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69-71页 |
致谢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