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准扶贫视角下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研究
摘要 | 第8-9页 |
abstract | 第9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3-21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3-16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1.1.2 选题来源 | 第14-15页 |
1.1.3 研究意义 | 第15-16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2.1 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 | 第16页 |
1.2.2 国内外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| 第16-18页 |
1.3 研究思路、研究方法 | 第18-20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8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1.3.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 | 第19-20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20-21页 |
1.4.1 本文的创新处 | 第20页 |
1.4.2 本文不足之处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| 第21-25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21-22页 |
2.1.1 精准扶贫概念 | 第21页 |
2.1.2 乡村旅游 | 第21-22页 |
2.2 相关理论支撑 | 第22-25页 |
2.2.1 系统理论 | 第22-23页 |
2.2.2 科学发展观理论 | 第23-24页 |
2.2.3 产业联动理论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河南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| 第25-43页 |
3.1 河南省农村地区发展状况 | 第25-26页 |
3.2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优势特点 | 第26-32页 |
3.2.1 旅游资源丰富 | 第27-28页 |
3.2.2 优越的市场条件 | 第28-30页 |
3.2.3 政策大力推行 | 第30-32页 |
3.3 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| 第32-35页 |
3.3.1 乡村贫困问题突出,制约乡村旅游发展 | 第32-34页 |
3.3.2 乡村旅游发展自身因素限制精准扶贫 | 第34页 |
3.3.3 乡村旅游人才匮乏 | 第34-35页 |
3.4 河南发展乡村旅游对精准扶贫的现实意义 | 第35-37页 |
3.4.1 乡村旅游促农民就业及拉动经济发展 | 第35-36页 |
3.4.2 乡村旅游推动产业发展 | 第36-37页 |
3.5 河南省乡村旅游发展实践 | 第37-43页 |
3.5.1 栾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概况 | 第37-39页 |
3.5.2 栾川县乡村旅游发展成功的路径分析 | 第39-43页 |
第四章 河南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| 第43-50页 |
4.1 企业发力,促发展、助扶贫 | 第43-45页 |
4.1.1 打造“互联网+乡村旅游+扶贫”模式 | 第43-44页 |
4.1.2 找准旅游发展定位,挖掘文化附加值 | 第44-45页 |
4.1.3 加强企业合作,促进地区发展 | 第45页 |
4.2 政府部门加大引导服务力度 | 第45-48页 |
4.2.1 精准扶贫乡村旅游运营管理、保障 | 第45-47页 |
4.2.2 精确使用资金,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| 第47页 |
4.2.3 培养高素质人才,助推扶贫 | 第47-48页 |
4.3 农民积极参与,加快自身和地区成长速度 | 第48-50页 |
4.3.1 积极参与乡村旅游和扶贫过程 | 第48-49页 |
4.3.2 不断加强学习,实现内部自我脱贫 | 第49-5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50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