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天文学、地球科学论文--测绘学论文--地图制图学(地图学)论文--地图编制论文

对象平衡理论的地图制图表达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1 引言第10-19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地图对象平衡的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要素选取方法的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目的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目的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技术路线第16-17页
    1.4 本文结构安排第17-19页
2 地图对象平衡理论阐述第19-27页
    2.1 地图对象平衡的理论基础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地图对象的概念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地图视觉平衡理论第20-22页
    2.2 地图对象平衡理论第22-24页
    2.3 地图要素平衡的原则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地图区域划分的原则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地图要素选取的原则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拓扑关系不变的原则第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3 点对象平衡方法研究第27-38页
    3.1 点要素选取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点要素选取的理论基础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局部莫兰指数方法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开方根定律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要素权重第29-30页
    3.3 基于对象平衡的点要素选取方法第30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确定点要素选取标准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稀疏区域点要素的选取方法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密集区域点要素的选取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6-38页
4 线对象平衡方法研究第38-45页
    4.1 线要素选取要求及理论基础第38-39页
    4.2 基于对象平衡的线要素选取方法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确定线要素的选取标准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稀疏区域线要素的选取方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密集区域线要素的选取方法第41-42页
    4.3 拓扑错误及处理方法第42-44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44-45页
5 对象平衡的地图实例第45-59页
    5.1 实验数据说明第45页
    5.2 点对象平衡的地图表达实验第45-52页
    5.3 线对象平衡的地图表达实验第52-57页
    5.4 综合对象平衡的地图表达第57-59页
6 地图对象平衡的评价体系第59-64页
    6.1 地图对象平衡的评价方法第59-60页
    6.2 点对象平衡实验结果评价第60-62页
    6.3 线对象平衡实验结果评价第62-63页
    6.4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7 总结与展望第64-66页
    7.1 研究总结第64页
    7.2 不足与展望第64-66页
致谢第66-67页
参考文献第67-69页

论文共6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HJ-1A高光谱影像的植被类型识别--以格尔木市为例
下一篇:西北地区黑河流域风速变化规律性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