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军事论文--中国军事论文--国防建设与战备论文--军事教育、军事训练论文--军事院校、院校训练论文

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对军校青年学员的影响及对策研究

摘要第9-10页
ABSTRACT第10-11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34页
    1.1 选题依据第12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加快打好网上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第13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军校建设要“赢得青年、赢得未来”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把我国从网络大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第19-20页
    1.2 研究现状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第20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境外研究现状第23-27页
    1.3 课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理论意义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实践意义第29-30页
    1.4 论文设计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4.3 主要创新第32-34页
第二章 研究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的理论分析第34-51页
    2.1 相关概念解析第34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敌对势力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意识形态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因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红色基因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转基因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6“政治转基因”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7 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第40-41页
    2.2 理论支撑第41-5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习近平关于意识形态的重要论述提供了根本遵循第41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意识形态相关现代科学理论为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第45-51页
第三章 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的主要目的、特点及手段第51-68页
    3.1 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的主要目的第51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颠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瓦解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制度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削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“三个自信”第54-55页
    3.2 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的主要特点第55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疆域的广泛性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时间的持续性第57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内容的隐蔽性第58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影响的危害性第59-60页
    3.3 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的主要手段第60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鼓吹共产主义失败论,极力“拔根去魂”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抹黑英雄模范,兜售历史虚无主义第62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夸大军队腐败程度,蛊惑军心民心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编造网络涉军谣言,诋毁军队形象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推销西式“民主”,动摇执政根基第66-68页
第四章 军校青年学员受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现状分析第68-82页
    4.1 军校青年学员受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的问卷调查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问卷调查研究内容第68-6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4.2 军校青年学员受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存在的问题第70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思想困惑有所增加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文化观念受到冲击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理想信念有所动摇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价值取向产生偏移第75-76页
    4.3 军校青年学员受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的原因分析第76-82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主观原因第77-7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客观原因第79-82页
第五章 抵御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的对策建议第82-98页
    5.1 加大马克思主义传播方式的创新力度第82-8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注重大众化传播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注重网络化传播第83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注重碎片化传播第84-85页
    5.2 发挥网络舆论的正面引导作用第85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始终把科学理论武装作为首要任务第86-8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构建网络思想防线的“铜墙铁壁”第87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发挥网络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第89-90页
    5.3 增强军事网络文化的吸引力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用健康的网络环境铸牢理想信念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用丰富的网络文艺满足多元需求第92-9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用积极的网络思想培育价值追求第93-94页
    5.4 完善网络舆情处置机制第94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建立实时有效的预警系统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打造全覆盖的舆情监测网络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构建网络舆情快速应对制度第96-98页
结束语第98-99页
致谢第99-100页
参考文献第100-104页
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104-106页
附录A 军校青年学员受网络“政治转基因”影响的情况调查问卷第106-111页

论文共11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评价与对策研究
下一篇:现实主义视域下的国际军贸模式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