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省大气污染重点行业排放强度分析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8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情况 | 第12-15页 |
1.2.1 国外排放强度分析 | 第12-14页 |
1.2.2 国内排放强度分析 | 第14-15页 |
1.3 研究内容 | 第15-16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第2章 四川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18-26页 |
2.1 四川省2013年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18-20页 |
2.2 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20-23页 |
2.2.1 工业废气排放情况 | 第20-21页 |
2.2.2 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| 第21页 |
2.2.3 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| 第21-22页 |
2.2.4 烟(粉)尘排放情况 | 第22-23页 |
2.3 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年度变化 | 第23-26页 |
2.3.1 废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23页 |
2.3.2 二氧化硫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23-24页 |
2.3.3 氮氧化物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24-25页 |
2.3.4 烟(粉)尘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25-26页 |
第3章 四川省大气重点行业强度及分布分析 | 第26-44页 |
3.1 大气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 | 第26-28页 |
3.2 大气污染重点行业 | 第28-40页 |
3.2.1 火力发电行业 | 第29-32页 |
3.2.2 非金属制造业 | 第32-36页 |
3.2.3 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| 第36-39页 |
3.2.4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| 第39-40页 |
3.3 四川省重点污染行业选取 | 第40-44页 |
3.3.1 二氧化硫 | 第40-41页 |
3.3.2 氮氧化物 | 第41页 |
3.3.3 烟(粉)尘 | 第41-42页 |
3.3.4 重点污染行业选取 | 第42-44页 |
第4章 四川省大气污染行业分析 | 第44-68页 |
4.1 分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44-48页 |
4.1.1 分市(州)废气排放情况 | 第44页 |
4.1.2 分市(州)二氧化硫排放情况 | 第44-45页 |
4.1.3 分市(州)氮氧化物排放情况 | 第45-47页 |
4.1.4 分市(州)烟(粉)尘排放情况 | 第47-48页 |
4.2 火力发电行业 | 第48-57页 |
4.2.1 行业介绍 | 第48-49页 |
4.2.2 污染物排放现状及趋势 | 第49-52页 |
4.2.3 空间分布排放现状 | 第52-57页 |
4.3 钢铁冶炼(烧结(球团))行业 | 第57-63页 |
4.3.1 行业介绍 | 第57-58页 |
4.3.2 污染物排放现状及趋势 | 第58-59页 |
4.3.3 空间分布排放现状 | 第59-63页 |
4.4 重点污染行业贡献分析 | 第63-68页 |
4.4.1 分市(州)重点行业排放强度 | 第63-66页 |
4.4.2 重点行业对市州污染贡献 | 第66-68页 |
第5章 火电行业产污、排污强度分析 | 第68-98页 |
5.1 产污强度分析 | 第68-83页 |
5.1.1 污染物产生情况 | 第68-72页 |
5.1.2 污染物产生强度分析 | 第72-75页 |
5.1.3 产污强度与产污系数比较 | 第75-83页 |
5.2 排污强度分析 | 第83-98页 |
5.2.1 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83-87页 |
5.2.2 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 | 第87页 |
5.2.3 排污强度与排污系数比较 | 第87-95页 |
5.2.4 污染治理设施 | 第95-98页 |
第6章 烧结(球团)行业产污、排污强度分析 | 第98-123页 |
6.1 产污强度分析 | 第98-110页 |
6.1.1 污染物产生情况 | 第98-102页 |
6.1.2 污染物产生强度分析 | 第102-103页 |
6.1.3 产物强度与产污系数比较 | 第103-110页 |
6.2 排污强度分析 | 第110-123页 |
6.2.1. 污染物排放情况 | 第110-114页 |
6.2.2 污染物排放强度分析 | 第114-116页 |
6.2.3 排污强度与排污系数比较 | 第116-121页 |
6.2.4 污染物治理设施 | 第121-123页 |
结论和建议 | 第123-126页 |
结论 | 第123-124页 |
建议 | 第124-126页 |
致谢 | 第126-12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27-1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