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政治论文--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--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--中、老年论文

农村老年未婚男性养老的需求与供给分析--以重庆市五宝镇为例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9-16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9-10页
    1.2 研究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理论意义第1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实际意义第10-11页
    1.3 概念界定第11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养老的需求与供给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五保老人第13页
    1.4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研究思路第13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研究方法第14-16页
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6-28页
    2.1 理论基础第16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社会交换理论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差序格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社会分层理论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福利多元主义第19页
    2.2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的文献综述第19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内研究第19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外研究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文献述评第27-28页
第3章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的养老方式第28-37页
    3.1 五宝镇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人口概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经济社会概况第29页
    3.2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基本情况第29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年龄构成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身体健康状况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受教育程度与主要职业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经济状况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居住方式第32-33页
    3.3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养老方式第33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分散养老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集中养老第35-37页
第4章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的养老需求分析第37-46页
    4.1 数据来源第37页
    4.2 经济支持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日常支出情况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经济支持获得情况第39页
    4.3 生活照料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日常活动自理能力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生活照料获得情况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生活照料的提供主体第41页
    4.4 精神慰藉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娱乐活动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人际关系第42-43页
    4.5 安全需求第43-44页
    4.6 社会保障需求第44-46页
第5章 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的养老供给分析第46-53页
    5.1 供给现状第46-5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家庭供给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政府供给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社会供给第49-50页
    5.2 养老供给模式第50-53页
第6章 提高农村老年未婚男性养老有效供给的建议第53-57页
    6.1 因地制宜的发展本地经济,设立养老专项资金第53页
    6.2 升级改造农村养老设施,配备专门护理人员第53-54页
    6.3 扩大农村养老保障范围,完善养老服务反馈监督机制第54-55页
    6.4 促进农村社会养老服务发展第55页
    6.5 推行并改进农村互助养老模式第55-56页
    6.6 注重对农村老年未婚男性的关怀第56-57页
结论与展望第57-58页
参考文献第58-61页
附录一第61-67页
附录二第67-70页
附录三第70-76页
致谢第76-77页
在校期间科研情况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众化路径研究
下一篇:社会主义平等观实践路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