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2.1 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1.2.2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综述 | 第13-14页 |
1.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1.3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1.4 技术路线 | 第15-17页 |
第2章 相关理论概述 | 第17-24页 |
2.1 风险与工程项目风险概述 | 第17-19页 |
2.1.1 风险的概念 | 第17-18页 |
2.1.2 工程项目风险 | 第18-19页 |
2.2 风险管理与工程项目风险管理 | 第19-21页 |
2.2.1 风险管理的概念 | 第19-20页 |
2.2.2 工程项目风险分类 | 第20页 |
2.2.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过程 | 第20-21页 |
2.3 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| 第21-24页 |
2.3.1 系统工程理论 | 第21页 |
2.3.2 项目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3.3 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2-24页 |
第3章 A市山洪防治及防汛预警工程项目风险分类识别 | 第24-32页 |
3.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与方法 | 第24-26页 |
3.1.1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| 第24-25页 |
3.1.2 工程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| 第25-26页 |
3.2 A市山洪防治与防汛预警工程项目实施背景与概况 | 第26-28页 |
3.2.1 A市山洪防治与防汛预警工程项目实施背景 | 第26页 |
3.2.2 A市山洪防治与防汛预警工程项目基本概况 | 第26-28页 |
3.3 建立A市山洪防治与防汛预警工程项目初始风险核对表 | 第28页 |
3.4 Delphi法确定最终项目风险 | 第28-32页 |
第4章 A市山洪防治及防汛预警工程项目风险评估 | 第32-39页 |
4.1 工程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| 第32页 |
4.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| 第32-33页 |
4.3 评价方法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4.4 评价过程 | 第34-39页 |
4.4.1 AHP法确定各风险及风险因素的权重 | 第35-37页 |
4.4.2 确定各个风险发生可能性 | 第37-38页 |
4.4.3 合成该项目总风险度 | 第38-39页 |
第5章 A市山洪防治及防汛预警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| 第39-51页 |
5.1 技术风险应对 | 第39-43页 |
5.1.1 保障项目施工能力 | 第39页 |
5.1.2 提升风险预警能力 | 第39-41页 |
5.1.3 加大技术创新力度 | 第41页 |
5.1.4 提高员工技术水平 | 第41-43页 |
5.2 管理风险应对 | 第43-46页 |
5.2.1 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 | 第43-44页 |
5.2.2 提高管理者素质 | 第44页 |
5.2.3 注重项目质量与进度管理 | 第44-46页 |
5.3 自然环境风险应对 | 第46-47页 |
5.3.1 洪涝环境风险应对 | 第46-47页 |
5.3.2 雷电环境风险应对 | 第47页 |
5.3.3 高温环境风险应对 | 第47页 |
5.3.4 地质环境风险应对 | 第47页 |
5.4 经济风险应对 | 第47-49页 |
5.4.1 积极提升财务能力 | 第48页 |
5.4.2 严格控制项目管理费用 | 第48-49页 |
5.4.3 寻求项目担保 | 第49页 |
5.5 社会政治风险应对 | 第49-51页 |
5.5.1 保证安全施工,避免触犯相关法律 | 第49-50页 |
5.5.2 避免环境污染 | 第50-51页 |
结论 | 第51-52页 |
致谢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附录 | 第56-58页 |
附录1 A市山洪防治及防汛预警工程项目风险因素抽样调查问卷 | 第56-58页 |
附录2 项目风险比较判断矩阵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