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23页 |
1.1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研究综述 | 第10-12页 |
1.2 正交异性钢桥面板的两大病害 | 第12-14页 |
1.2.1 钢桥面板疲劳开裂 | 第12-13页 |
1.2.2 钢桥面板的铺装层病害 | 第13-14页 |
1.3 钢—STC层轻型组合桥面板的提出 | 第14-21页 |
1.3.1 超高韧性混凝土(STC)的概念 | 第15页 |
1.3.2 轻型组合桥面板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1.3.3 轻型组合桥面板的工程应用 | 第16-21页 |
1.4 简化的轻型组合桥面板 | 第21-22页 |
1.5 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| 第22-23页 |
第2章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的整体和局部受力分析 | 第23-38页 |
2.1 大U肋的概念 | 第23-24页 |
2.2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的尺寸设计 | 第24-26页 |
2.2.1 钢顶板、纵肋尺寸 | 第24-25页 |
2.2.2 横隔板及弧形切口尺寸 | 第25-26页 |
2.3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的整体受力分析 | 第26-32页 |
2.3.1 本文模拟的工程对象 | 第26-28页 |
2.3.2 大桥主要构件及材料性能 | 第28-29页 |
2.3.3 模拟方法 | 第29页 |
2.3.4 荷载及计算工况 | 第29-30页 |
2.3.5 计算结果与分析 | 第30-32页 |
2.4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的局部受力性能 | 第32-37页 |
2.4.1 局部有限元模型 | 第32-34页 |
2.4.2 计算结果分析 | 第34-37页 |
2.5 本章小结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的疲劳性能分析 | 第38-63页 |
3.1 钢桥面板的疲劳评估方法 | 第38-44页 |
3.1.1 断裂力学的方法 | 第38页 |
3.1.2 损伤力学的方法 | 第38页 |
3.1.3 基于S-N曲线的分析方法 | 第38-44页 |
3.2 钢桥面板的疲劳细节 | 第44-45页 |
3.3 钢桥面板细节的疲劳强度 | 第45页 |
3.4 局部有限元模型疲劳计算 | 第45-61页 |
3.4.1 局部有限元模型 | 第45-47页 |
3.4.2 疲劳荷载及加载方式 | 第47-49页 |
3.4.3 计算结果提取方法 | 第49-50页 |
3.4.4 计算结果 | 第50-60页 |
3.4.5 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60-61页 |
3.5 栓钉疲劳验算 | 第61-62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62-63页 |
第4章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疲劳寿命评估 | 第63-71页 |
4.1 车辆荷载 | 第63-65页 |
4.2 低应力幅损伤作用的计入 | 第65-66页 |
4.3 轮载的横向分布 | 第66-67页 |
4.4 带大U肋的轻型组合桥面板疲劳寿命评估 | 第67-70页 |
4.4.1 车辆荷载的选用及加载 | 第68页 |
4.4.2 疲劳细节应力幅频值谱 | 第68-70页 |
4.4.3 疲劳细节寿命计算 | 第70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70-71页 |
第5章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STC层纵横向受力性能研究 | 第71-78页 |
5.1 STC层顶面拉应力计算 | 第71-72页 |
5.2 大U肋轻型组合桥面板纵向弯拉强度模型试验 | 第72-77页 |
5.2.1 试验梁介绍及STC材料基本性能 | 第72-74页 |
5.2.2 试验装置及加载 | 第74页 |
5.2.3 试验数据采集 | 第74-75页 |
5.2.4 试验结果分析 | 第75-77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77-78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78-8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0-84页 |
致谢 | 第84-85页 |
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8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