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绪论 | 第8-16页 |
一、研究的背景 | 第8-9页 |
二、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四、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| 第12-15页 |
五、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6-21页 |
第一节 股权众筹的概述 | 第16-18页 |
一、股权众筹概念 | 第16页 |
二、股权众筹类型 | 第16-18页 |
三、股权众筹的参与主体 | 第18页 |
第二节 相关理论 | 第18-20页 |
一、信息不对称理论 | 第18-19页 |
二、委托代理理论 | 第19页 |
三、有限理性理论 | 第19-20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0-21页 |
第二章 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现状分析 | 第21-29页 |
第一节 我国股权众筹的发展进程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我国股权众筹平台的发展情况 | 第22-26页 |
一、我国股权众筹平台的基本运作流程 | 第22-24页 |
二、我国股权众筹平台的地域分布 | 第24-25页 |
三、股权众筹平台上的投资用户情况——以“人人投”为例 | 第25-26页 |
第三节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项目运行状态 | 第26-2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股权众筹发展的环境分析 | 第29-35页 |
第一节 经济环境分析 | 第29-31页 |
一、中小型企业资金需求巨大 | 第29页 |
二、天使投资定位过高 | 第29-30页 |
三、我国需要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| 第30-31页 |
第二节 法律环境分析 | 第31-33页 |
一、将股权众筹定位为私募性质 | 第32页 |
二、提高了投资者的准入门槛 | 第32页 |
三、对平台采取备案制管理 | 第32-33页 |
第三节 政策环境分析 | 第33-34页 |
一、我国成立了股权众筹行业自律协会 | 第33页 |
二、国务院发布新规利好股权众筹行业 | 第33-34页 |
本章小结 | 第34-35页 |
第四章 我国股权众筹的风险分析 | 第35-50页 |
第一节 发起者的风险分析 | 第35-36页 |
一、知识产权受到侵犯 | 第35-36页 |
二、触犯法律底线 | 第36页 |
第二节 投资者的风险分析 | 第36-41页 |
一、信息不对称风险 | 第36-38页 |
二、项目估值过高风险 | 第38-39页 |
三、超额筹资风险 | 第39页 |
四、股权代持风险 | 第39-40页 |
五、流动性风险 | 第40-41页 |
第三节 平台的风险分析 | 第41-46页 |
一、项目筛选风险 | 第42页 |
二、领投人和跟投人的引进风险 | 第42-44页 |
三、平台资金管理风险 | 第44-45页 |
四、平台投后管理风险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项目面临的风险因素分析—以大家投为例 | 第46-48页 |
一、影响项目的风险因素 | 第46页 |
二、各个因素对项目风险的影响情况 | 第46-4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48-50页 |
第五章 我国股权众筹的风险防范对策 | 第50-60页 |
第一节 加强平台运行机制 | 第50-56页 |
一、保护知识产权 | 第50-51页 |
二、建立PE/VC领投基金 | 第51-52页 |
三、建立完善的融资者征信体系 | 第52页 |
四、荷兰式询价机制代替固定估值 | 第52-53页 |
五、以信托方式代持股权 | 第53-55页 |
六、增加股权众筹投资者的退出渠道 | 第55-56页 |
第二节 加强政府监管制度 | 第56-57页 |
一、明确监管原则 | 第56-57页 |
二、增加股权众筹豁免制度 | 第57页 |
第三节 加强股权众筹的行业自律 | 第57-58页 |
一、成立股权众筹行业协会 | 第57-58页 |
二、股权众筹平台对员工进行专业化管理 | 第58页 |
本章小结 | 第58-60页 |
结论 | 第60-6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1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