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石油低价背景下的中国能源战略调整分析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0 导论 | 第11-21页 |
0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11-12页 |
0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页 |
0.1.2 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0.2 研究综述 | 第12-17页 |
0.2.1 能源贸易综述 | 第12-14页 |
0.2.2 能源战略调整综述 | 第14-17页 |
0.3 主要研究方法及思路 | 第17-19页 |
0.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0.4.1 研究内容 | 第19页 |
0.4.2 研究创新点 | 第19-21页 |
1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能源消费和贸易的影响 | 第21-36页 |
1.1 国际石油价格形成机制 | 第21-23页 |
1.1.1 国际石油价格形成基本原理 | 第21-23页 |
1.1.2 国际石油价格体系与制定机制 | 第23页 |
1.2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历史周期回顾 | 第23-26页 |
1.3 近期石油价格波动情况分析 | 第26-29页 |
1.4 国际石油价格未来趋势预测 | 第29-34页 |
1.5 国际石油价格波动对能源消费和贸易的影响 | 第34-36页 |
2 中国能源消费与能源贸易现状分析 | 第36-52页 |
2.1 中国能源消费现状 | 第36-44页 |
2.1.1 能源消费数量特征 | 第36-38页 |
2.1.2 能源消费类型特征 | 第38-41页 |
2.1.3 能源消费行业特征 | 第41-44页 |
2.2 中国能源贸易现状 | 第44-52页 |
2.2.1 能源消费与能源生产 | 第44-48页 |
2.2.2 能源净进口 | 第48-50页 |
2.2.3 主要能源的贸易 | 第50-52页 |
3 中国能源消费与贸易的关系实证研究 | 第52-64页 |
3.1 实证模型介绍 | 第52-59页 |
3.1.1 单位根检验 | 第52-54页 |
3.1.2 协整检验 | 第54-55页 |
3.1.3 格兰杰因果检验 | 第55-57页 |
3.1.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 | 第57-59页 |
3.2 数据说明与初步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2.1 数据说明与来源 | 第59页 |
3.2.2 初步分析 | 第59-60页 |
3.3 实证计算与分析 | 第60-64页 |
3.3.1 单位根检验结果 | 第60-61页 |
3.3.2 协整检验结果 | 第61-62页 |
3.3.3 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 | 第62页 |
3.3.4 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结果 | 第62-64页 |
4 中国能源战略调整分析 | 第64-70页 |
4.1 调整产业结构,缓解能源消费压力 | 第64-65页 |
4.2 剔除过剩产能,减少中间产出 | 第65-67页 |
4.3 大力发展新能源,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| 第67-68页 |
4.4 建立能源储备机制,保障能源安全 | 第68-70页 |
5 结论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-74页 |
个人简历 | 第74-75页 |
发表的论文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