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图像融合的水下图像颜色恢复
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0 前言 | 第11-12页 |
1 绪论 | 第12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2-13页 |
1.2 国内外现状 | 第13-16页 |
2 水下环境基本情况 | 第16-25页 |
2.1 海洋光学性质 | 第16-20页 |
2.1.1 海水所含物质 | 第16页 |
2.1.2 海色 | 第16-17页 |
2.1.3 海水光学特性 | 第17-20页 |
2.2 水下成像模型 | 第20-23页 |
2.3 本文水下图像颜色恢复方法简介 | 第23-25页 |
3 水下图像颜色特征处理与去模糊 | 第25-34页 |
3.1 水下图像颜色特征处理 | 第25-30页 |
3.1.1 彩色图像颜色特征 | 第25-26页 |
3.1.2 常见的图像特征处理方法 | 第26-29页 |
3.1.3 本文采用的水下图像颜色特征处理方法 | 第29-30页 |
3.2 水下图像去模糊 | 第30-34页 |
3.2.1 水下环境光强能量A值 | 第31页 |
3.2.2 水下传输函数t(x) | 第31-32页 |
3.2.3 水下去模糊图像I(x)的获得 | 第32-34页 |
4 水下图像融合 | 第34-43页 |
4.1 图像融合分类 | 第34-35页 |
4.1.1 像素级图像融合 | 第34页 |
4.1.2 特征级图像融合 | 第34-35页 |
4.1.3 决策级图像融合 | 第35页 |
4.2 本文所采用的水下图像融合方法 | 第35-43页 |
4.2.1 水下图像平滑处理 | 第35-40页 |
4.2.2 图像拉普拉斯金字塔形成 | 第40-41页 |
4.2.3 水下图像融合过程 | 第41-43页 |
5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3-58页 |
5.1 水下图像实验分类 | 第43-56页 |
5.1.1 网络采集水下图像实验 | 第43-48页 |
5.1.2 实验室水池采集图像实验 | 第48-56页 |
5.2 与其他方法对比结果 | 第56-58页 |
5.2.1 第一组对比结果 | 第56页 |
5.2.2 第二组对比结果 | 第56-58页 |
6 总结与展望 | 第58-60页 |
6.1 总结 | 第58页 |
6.2 展望 | 第58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5页 |
个人简历 | 第65页 |
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