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IS在甘肃白水江国家级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中的应用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7页 |
| 1 引言 | 第7-19页 |
| ·大熊猫、金丝猴、羚牛的分布现状 | 第7-11页 |
| ·大熊猫的分布现状 | 第7-8页 |
| ·金丝猴的分布现状 | 第8-10页 |
| ·中国羚牛的分布现状 | 第10-11页 |
| ·目标物种在我国的生存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·大熊猫在我国生存现状 | 第11页 |
| ·金丝猴在我国生存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·羚牛在我国生存现状 | 第12-13页 |
| ·目标物种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大熊猫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| 第13页 |
| ·金丝猴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羚牛的野外栖息地现状 | 第14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的发展现状 | 第14-19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| 第15-16页 |
| ·自然保护区在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| ·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应用 | 第17-19页 |
| 2 研究区域概况 | 第19-21页 |
| ·自然环境概况 | 第19-20页 |
| ·地形地貌 | 第19页 |
| ·气候条件 | 第19页 |
| ·水文条件 | 第19页 |
| ·植被资源 | 第19-20页 |
| ·野生动物 | 第20页 |
| ·社会经济概况 | 第20-21页 |
| ·行政区域 | 第20页 |
| ·生产生活方式 | 第20页 |
| ·交通 | 第20-21页 |
| 3 研究方法 | 第21-39页 |
| ·目标物种栖息地因子的选择 | 第21页 |
| ·目标物种栖息地适宜性的GIS分析方法 | 第21-23页 |
| ·数据处理 | 第23-39页 |
| ·白水江自然保护区植被分析 | 第24-26页 |
| ·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地形分析 | 第26-27页 |
| ·人类活动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大熊猫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| 第30-36页 |
| ·金丝猴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| 第36-37页 |
| ·羚牛栖息地数据分析处理 | 第37-39页 |
| 4 研究结果 | 第39-45页 |
| ·白水江自然保护区环境要素 | 第39-41页 |
| ·植被因子 | 第39页 |
| ·地形因子 | 第39页 |
| ·人类活动 | 第39-41页 |
| ·目标物种栖息地 | 第41-45页 |
| ·大熊猫栖息地评价结果 | 第41-42页 |
| ·金丝猴栖息地评价结果 | 第42-43页 |
| ·羚牛栖息地评价结果 | 第43-45页 |
| 5 讨论 | 第45-49页 |
| ·白水江自然保护区功能区划现状的GIS分析 | 第45-46页 |
| ·白水江保护区多目标物种保护的GIS分析 | 第46页 |
| ·白水江保护区调整的可行性分析 | 第46-49页 |
| 6 结论 | 第49-5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1-58页 |
| 作者简介 | 第58-59页 |
| 导师简介 | 第59-60页 |
| 成果清单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