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--农用化学物质、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及其防治论文

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株GY2B和F14降解菲的影响机制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1-21页
    1.1 多环芳烃简介第11-12页
    1.2 多环芳烃的微生物修复第12-13页
    1.3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有机物污染生物降解中的应用第13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生物表面活性剂简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降解有机物的作用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有机物生物降解中的应用第16-18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1.5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研究内容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研究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第21-30页
    2.1 实验材料第21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用菌种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主要试剂和仪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培养基及溶液的配置第22-24页
    2.2 实验方法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皂素和鼠李糖脂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测定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菌株复壮及纯种分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培养条件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菲的分析测定方法及其去除率的计算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菌株GY2B和F14生长曲线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6 菌GY2B对鼠李糖脂的利用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7 菌GY2B和菌F14的表面形貌观察(扫描电镜分析)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8 细胞界面疏水性的测试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9 Zeta电位和pH测定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0 菌GY2B的细胞脂肪酸检测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1 菌株GY2B和菌F14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2 鼠李糖脂作用下菲降解中间产物测定第28-30页
第三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株降解菲性能和生长情况的影响研究第30-4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30页
    3.2 生物表面活性剂-MSM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皂素-MSM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鼠李糖脂的临界胶束浓度第31-32页
    3.3 菌株复壮与纯种分离第32-33页
    3.4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株GY2B和F14降解菲的影响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皂素对菌株GY2B和F14降解菲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鼠李糖脂对菌株GY2B和F14降解菲的影响第34-36页
    3.5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GY2B和F14的生长影响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皂素对菌GY2B和F14的生长影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鼠李糖脂对菌株GY2B和F14生长曲线的影响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菌GY2B对鼠李糖脂的利用第37-39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四章 生物表面活性剂对菌株细胞特性的影响研究第40-58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40页
    4.2 生物表面活性剂作用下菌株的微观形貌观察第40-4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皂素作用下菌GY2B和F14的扫描电镜图分析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和F14的扫描电镜图分析第42-45页
    4.3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和F14细胞界面疏水性的变化第45-46页
    4.4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的细胞表面Zeta电位变化第46-48页
    4.5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细胞脂肪酸含量变化第48-50页
    4.6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和F14细胞官能团变化第50-54页
    4.7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对菲降解的中间产物含量变化第54-55页
    4.8 鼠李糖脂作用下菌GY2B培养基的Zeta电位和pH变化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4.9 本章小结第56-58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58-60页
参考文献第60-71页
攻读博士/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1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附件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污泥常温干燥特性及能耗分析
下一篇:铁碳微电解耦合芬顿处理EDTA络合废水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