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0-18页 |
一、研究背景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四、研究内容 | 第15页 |
五、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| 第15-17页 |
六、核心概念 | 第17-18页 |
第一章 “媒介生态”理论基础 | 第18-24页 |
第一节 “媒介生态”相关理论 | 第18-19页 |
一、媒介生态概念 | 第18页 |
二、媒介生态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三、媒介生态的特点 | 第19页 |
第二节 媒介生态学理论的发展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媒介生态系统 | 第20-22页 |
一、媒介生态系统的结构 | 第20页 |
二、媒介生态系统的功能 | 第20-22页 |
第四节 媒介生态的平衡和失衡 | 第22-24页 |
第二章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分析 | 第24-33页 |
第一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概述 | 第24页 |
第二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生态环境分析 | 第24-26页 |
第三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政治生态环境 | 第26-28页 |
第四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经济生态环境 | 第28-29页 |
一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 | 第28页 |
二、济南市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壮大提升 | 第28-29页 |
第五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文化生态环境 | 第29-30页 |
一、大众文化进一步崛起 | 第29页 |
二、地域文化影响扩大 | 第29-30页 |
第六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技术生态环境 | 第30-33页 |
一、高新技术强化了“两会”报道的时效性、便捷性、广泛性 | 第30-32页 |
二、报业加快向数字化转型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困境 | 第33-44页 |
一、调查对象 | 第33页 |
二、调查问卷的设计 | 第33页 |
三、问卷的发放和收集 | 第33页 |
四、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 | 第33-36页 |
第一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缺失 | 第36-38页 |
一、信息资源过度重复,同质化严重 | 第36-37页 |
二、内容生产创新不足,专业主义弱化 | 第37-38页 |
第二节 济南市受众与媒介生态定位不当 | 第38-42页 |
一、地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 | 第38-39页 |
二、独特的群体传播方式制约了媒介发展 | 第39-40页 |
三、地方受众与媒体的媒介素养都有待提升 | 第40-42页 |
第三节 媒体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业发展压力增大 | 第42-44页 |
第四章 促使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平衡的建议 | 第44-50页 |
第一节 立足地方公民需求,促进媒介生态互动 | 第44-45页 |
第二节 借助传统媒体,打造内稳态机制 | 第45页 |
第三节 熟练运用新媒体,确保全媒体发展 | 第45-46页 |
第四节 正视媒介传播功能,提升媒介机构涵养 | 第46-47页 |
第五节 当地政府应积极作为,构建宽松的媒介生态环境 | 第47-48页 |
第六节 塑造媒介良好形象,提升公众媒介素养 | 第48-50页 |
结论及展望 | 第50-52页 |
第一节 研究结论 | 第50页 |
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