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--新闻学、新闻事业论文--新闻采访和报道论文

地方媒体“两会”报道的媒介生态研究--以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为例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绪论第10-18页
    一、研究背景第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三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5页
    四、研究内容第15页
    五、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5-17页
    六、核心概念第17-18页
第一章 “媒介生态”理论基础第18-24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媒介生态”相关理论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媒介生态概念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媒介生态的内涵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媒介生态的特点第19页
    第二节 媒介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第19-20页
    第三节 媒介生态系统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媒介生态系统的结构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媒介生态系统的功能第20-22页
    第四节 媒介生态的平衡和失衡第22-24页
第二章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分析第24-33页
    第一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概述第24页
    第二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生态环境分析第24-26页
    第三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政治生态环境第26-28页
    第四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经济生态环境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济南市经济综合实力迅速壮大提升第28-29页
    第五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文化生态环境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大众文化进一步崛起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地域文化影响扩大第29-30页
    第六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技术生态环境第30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高新技术强化了“两会”报道的时效性、便捷性、广泛性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报业加快向数字化转型第32-33页
第三章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困境第33-44页
    一、调查对象第33页
    二、调查问卷的设计第33页
    三、问卷的发放和收集第33页
    四、调查问卷的结果统计与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第一节 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缺失第36-3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信息资源过度重复,同质化严重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内容生产创新不足,专业主义弱化第37-38页
    第二节 济南市受众与媒介生态定位不当第38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地方社会弱势群体缺乏话语权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独特的群体传播方式制约了媒介发展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地方受众与媒体的媒介素养都有待提升第40-42页
    第三节 媒体行业竞争加剧导致产业发展压力增大第42-44页
第四章 促使济南市“两会”报道媒介生态平衡的建议第44-50页
    第一节 立足地方公民需求,促进媒介生态互动第44-45页
    第二节 借助传统媒体,打造内稳态机制第45页
    第三节 熟练运用新媒体,确保全媒体发展第45-46页
    第四节 正视媒介传播功能,提升媒介机构涵养第46-47页
    第五节 当地政府应积极作为,构建宽松的媒介生态环境第47-48页
    第六节 塑造媒介良好形象,提升公众媒介素养第48-50页
结论及展望第50-52页
    第一节 研究结论第50页
    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及展望第50-52页
附录第52-53页
参考文献第53-57页
致谢第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新媒体时代基于受众需求的校报发展与创新--以山东省高校校报为例
下一篇:框架理论视角下的《健康报》医患纠纷报道研究--以2010年-2014年《健康报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