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环境科学、安全科学论文--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

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和生成机理研究

致谢第5-7页
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术语符号对照表第12-19页
第1章 绪论第19-39页
    1.1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体废物二恶英排放现状第19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我国生活垃圾处置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水平第20-22页
    1.2 二恶英生成机理和阻滞技术第22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二恶英的生成机理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二恶英从头合成影响因素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二恶英排放控制技术第25-26页
    1.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研究现状第26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水泥生产工艺流程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技术简介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减排优势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1.3.4 国内外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研究进展及其二恶英排放水平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5 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的可能因素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6 我国利用水泥窑处置固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 1.4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第36-37页
    1.5 课题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第37-39页
第2章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39-55页
    2.1 实验装置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小型三段式水平管试炉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小型单段式垂直管试炉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小型单段式水平管试炉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污泥干化热解气发生装置第41-42页
    2.2 样品采集方法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烟气样品的采集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环境空气样品的采集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土壤样品的采集第45-46页
    2.3 分析检测方法第46-5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二恶英分析预处理方法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二恶英检测方法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二恶英数据处理第50-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氯苯检测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烟气常规污染物检测方法第5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飞灰表面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2.4 质量保证和控制(QA/QC)第53-55页
第3章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二恶英排放特性及环境影响研究第55-79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5-56页
    3.2 研究对象和采样点分布第56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水泥厂地理位置及生产设备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实验材料和实验工况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空气和土壤采样点分布第60-61页
    3.3 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烟气中二恶英浓度检测第61-6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协同处置固废前后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浓度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固废处置量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第63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固废种类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第65-6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生产线规模对二恶英排放特性的影响第67-68页
    3.4 水泥窑周围大气中二恶英浓度检测第68-69页
    3.5 水泥窑周围土壤中二恶英浓度检测第69-70页
    3.6 环境中二恶英与污染源的相关性分析第70页
    3.7 生命周期评价(LCA)第70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方案设置第70-73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结果分析第73-77页
    3.8 本章小结第77-79页
第4章 水泥窑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及旁路系统研究第79-102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79-80页
    4.2 材料和工况第80-8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研究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旁路系统对二恶英排放水平影响研究第83-85页
    4.3 二恶英和氯苯全过程分布特性及质量平衡研究第85-91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固体样品中二恶英和氯苯浓度第85-87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预热器区域和燃后区域烟气中二恶英浓度第87-9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预热器区域和燃后区域烟气中氯苯浓度第90-91页
    4.4 水泥生产系统中二恶英和氯苯的质量平衡第91-9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质量平衡计算方法第9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二恶英排放质量平衡及排放因子计算第91-9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氯苯排放质量平衡及排放因子计算第92-93页
    4.5 旁路系统开闭对氯平衡及二恶英排放水平的影响第93-100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无机氯排放质量平衡第93-94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旁路系统二恶英排放水平第94-97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旁路开闭窑尾烟气中二恶英排放浓度第97-100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100-102页
第5章 水泥窑飞灰回用烟气中二恶英生成及其气固相分布特性研究第102-123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102-103页
    5.2 实验材料和方法第103-10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实验材料第103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实验工况第104-105页
    5.3 水泥窑飞灰中二恶英生成特性研究第105-11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飞灰合成二恶英浓度分布第105-10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飞灰合成二恶英同系物分布第107-10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飞灰合成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第109-113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主成分分析第113-114页
    5.4 水泥窑飞灰回用后气固相二恶英分布特性研究第114-12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二恶英总浓度变化情况第114-116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二恶英同系物分布情况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2.1 反应温度对二恶英同系物分布的影响第116-11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2.2 反应气氛对二恶英同系物分布的影响第11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及毒性当量分布情况第118-1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3.1 反应温度对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的影响第118-1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5.4.3.2 反应气氛对二恶英同分异构体分布的影响第120-121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21-123页
第6章 污泥干化热解气二恶英抑制技术研究第123-146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123-124页
    6.2 材料和方法第124-127页
        6.2.1 模拟窑灰和污泥的理化特性第124-125页
        6.2.2 实验工况第125-127页
    6.3 污泥干化热解气排放特性研究第127-13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干化温度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第127-129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干化气氛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第129-13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污泥种类对抑制气体析出的影响第130-13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间断式升温对抑制气氛析出的影响第131-132页
    6.4 污泥干解气抑制二恶英生成的关键影响因素第132-140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不同污泥种类的影响第132-134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不同污泥含水量的影响第134-13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3 不同污泥使用量的影响第135-137页
        6.4.4 不同干解温度的影响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6.4.5 不同干解氧量的影响第138-139页
        6.4.6 不同抑制温度区间的影响第139-140页
    6.5 污泥干解气抑制二恶英生成的机理研究第140-143页
        6.5.1 烟气SO_2和NO_x等常规污染物变化第140-141页
        6.5.2 飞灰表面物化特性分析第141-142页
        6.5.3 SO_2和NH_3混合气体的抑制效果第142-143页
    6.6 污泥干解气抑制技术应用设想第143-145页
    6.7 本章小结第145-146页
第7章 全文总结和展望第146-151页
    7.1 全文总结第146-149页
    7.2 本文主要创新点第149-150页
    7.3 本文不足之处及展望第150-151页
参考文献第151-161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第161-163页

论文共16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闪光反应器流场优化促进微藻固定燃煤烟气CO2研究
下一篇:中国环保产业化评价与提升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