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互联网“现金贷”规制若干法律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引言 | 第8-9页 |
第一章 互联网“现金贷”基础理论依据 | 第9-17页 |
一、互联网“现金贷”的涵义 | 第9-13页 |
(一)概念 | 第9-10页 |
(二)特点 | 第10-11页 |
(三)发展趋势与存在必要性 | 第11-13页 |
二、互联网“现金贷”与相关概念辨析 | 第13-15页 |
(一)与互联网消费金融辨析 | 第13-14页 |
(二)与P2P网络借贷辨析 | 第14-15页 |
三、互联网“现金贷”与传统借贷业务的比较 | 第15-17页 |
(一)适用范围的不同 | 第15-16页 |
(二)业务模式不同 | 第16-17页 |
第二章 有关互联网“现金贷”平台的法律问题 | 第17-31页 |
一、问题分析 | 第18-24页 |
(一)平台性质不明 | 第18-19页 |
(二)准入机制缺失 | 第19-20页 |
(三)资金监管不透明 | 第20-21页 |
(四)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| 第21-22页 |
(五)暴力催收现象频发 | 第22-24页 |
二、完善建议 | 第24-31页 |
(一)明确平台性质 | 第24-25页 |
(二)健全准入机制 | 第25-26页 |
(三)透明资金监管 | 第26-28页 |
(四)规范信息披露制度 | 第28-29页 |
(五)规范债务催收 | 第29-31页 |
第三章 有关互联网“现金贷”出资人的法律问题 | 第31-37页 |
一、问题分析 | 第31-33页 |
(一)互联网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缺位 | 第31-32页 |
(二)出资人权益缺乏有效保障 | 第32-33页 |
二、完善建议 | 第33-37页 |
(一)建立互联网投资者适当性制度 | 第33-34页 |
(二)切实保障出资人权益 | 第34-37页 |
第四章 有关互联网“现金贷”借款人的法律问题 | 第37-43页 |
一、问题分析 | 第37-39页 |
(一)缺乏完善的借款人信用评估机制 | 第37-38页 |
(二)缺乏有效的借款人信息保护机制 | 第38-39页 |
二、完善建议 | 第39-43页 |
(一)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| 第39-41页 |
(二)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机制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有关互联网“现金贷”监管的法律问题 | 第43-47页 |
一、问题分析 | 第43-44页 |
(一)监管机构不明确 | 第43-44页 |
(二)监管体系不健全 | 第44页 |
二、完善建议 | 第44-47页 |
(一)明确监管机构 | 第44-45页 |
(二)健全监管体系 | 第45-47页 |
结语 | 第47-4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8-50页 |
附录: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0-51页 |
致谢 | 第51-52页 |